[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5190.6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朱明进;侯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模具 表面光洁度 磨床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与尺寸的型腔工具,与模具内各种系统或辅助机构配合使用,将各种高温液态或固体(塑料或金属合金)填充至模具型腔内,即可生产出具有特定性状、尺寸、功能、质量的工业零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电机、仪器、电器、仪表、家电和通信领域的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模具加工时的表面光洁度通常要求达到Ra0.4。传统的磨床加工工艺中往往先用磨床多次研磨加工至表面预留0.005~0.01mm余量,再采取手工抛光,手工抛光不仅使加工周期延长,同时对操作者的专业技术依赖度较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模具工件粗磨,模具工件半精加工,模具工件精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所用的46#、220#砂轮的表面均经过打磨修整后再使用;其中,在修整后的220#砂轮表面涂抹研磨料,使研磨料将砂轮表面气孔与磨料之间的空隙填满,弱化磨料的磨削刃口,提高砂轮对模具工件表面的抛光作用,使模具工件表面的光洁度达到预期要求,同时避免人工抛光操作,减少打磨抛光步骤,提高成品率。
发明内容
一种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模具工件粗磨:将粗加成型后的模具利用磨床的砂轮打磨,工件预留0.04~0.06mm的余量。
模具工件半精加工:用46#砂轮对粗磨后的模具表面进行半精加工,其中46#砂轮的转速为2000~3000r/min,每次切削量为0.01mm直至工件表面预留0.01mm的余量;
其中,46#砂轮在使用前用镶有金刚石的研磨刀具将表面修理平整,砂轮经过多次打磨工序后表面凹凸不平,凹凸度差异过大会造成被打磨模具工件的不同部位表面切削量不一、粗糙度过大等现象。半精加工中的工件表面预留量较小,砂轮表面凹凸度较大时很容易使模具工件加工过度报废或表面粗糙难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表面光洁度。
模具工件精加工:用220#砂轮对半精加工后的模具表面进行精加工,砂轮转速为800~1000r/min,每次切削量为0.002mm,直至将模具工件加工到位;
其中,220#砂轮在使用前先利用镶有金刚石的研磨刀具将表面修理平整,精加工中的工件表面预留量更少,该工序中的砂轮的主要作用是表面抛光,在切削的同时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其次,将修整过的220#砂轮外表面用研磨料涂覆均匀后再对半精加工后的模具工件进行打磨抛光。
上述对模具工件表面的打磨抛光工艺省略了后续的手工抛光工序,减少生产工艺步骤,工艺简单易操作,降低模具工件表面高光洁度的加工成本,加工周期减少60%左右,保证成品率稳定在98%以上。
优选的,所述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研磨料为润滑油。将润滑油均匀地喷涂到砂轮表面,使润滑油进入到砂轮表面气孔与磨料之间的空隙中,一方面填补空隙,使砂轮表面的粗糙度变小,另一方面,润滑油可以减小砂轮与模具工件表面的摩擦力,提升模具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研磨料是经过粘度较大的导轨油充分浸泡后的粉笔。将导轨油浸透的粉笔均匀涂覆在砂轮表面使砂轮表面气孔与磨料之间的空隙填满,弱化磨料的磨削刃口,提高砂轮对模具工件表面的抛光的作用,同时,利用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粉笔即可将模具工件表面的光洁度抛光到预期效果。
优选的,所述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的磨床加工工艺,220#砂轮的正下方设置装有研磨料的储料槽,使220#砂轮圆周侧面的最下端接触研磨料。由于砂轮在高速旋转抛光工件表面的过程中表面的研磨料会沿切线飞出或粘附在模具工件表面,所以砂轮上的研磨料会变少,大批量模具工件打磨过程中需多次重新涂覆表面研磨料,储料槽的设计使砂轮始终在涂覆有研磨料的情况下进行打磨,进一步提高打磨抛光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反复停工涂料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思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5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