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9997.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舒凯;陈锋;周文冠;孟永杰;帅海威;代宇佳;杨峰;刘卫国;雍太文;杨文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大豆 种子 萌发 期间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大豆以1:1行比间作,待大豆成熟后,采收大豆种子;选取自然风干后选取大小均一,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豆种子,备用;将处理后的大豆种子种植于土壤中培养,发芽期间,定时定量喷洒适量自来水,种子经12~48h萌发。本发明间作大豆种子萌发期间的抗高温、抗盐胁迫、抗干旱胁迫以及抗ABA胁迫能力更强。间作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负责脱落酸信号转导的两个关键基因GmABI4和GmABI5的转录水平较净作低,表明间作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其ABA信号被削弱,使其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具有更强的萌发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培育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壤退化以及灌溉措施管理不当,导致非生物胁迫(高温、干旱以及盐碱等)日趋严重,限制了作物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大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生物胁迫能显著降低大豆种子萌发率,抑制幼苗生长,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因此,增强大豆抗逆性对于增加大豆产量,提升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下,由于高位作物玉米的遮荫作用,导致大豆分枝减少,株高增加,干物质积累较少,易倒伏,产量降低。在玉米/大豆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中,带型配置、作物密度、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作物对于光照、水分、养分等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一,对于幼苗形态建成以及植株后期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一系列激素信号和环境因素的调控。在农业生产上,整齐、及时的出苗对作物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逆境胁迫条件下。近年来,虽然玉米/大豆间套作栽培模式推广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对于玉米/大豆间套作条件下收获的大豆种子在随后萌发期间的抗逆性研究依然比较薄弱。
玉米/大豆间作导致大豆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豆减产,其中光照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净作大豆相比,间作大豆种子发育期间受到荫蔽胁迫,即光强减弱、光质改变(红光与远红光比值下降)。目前关于荫蔽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对植物形态、生理的影响,而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受到荫蔽胁迫对随后种子萌发期间的抗逆性具有怎样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玉米/大豆间作栽培模式下收获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间作大豆种子萌发期间抗逆性(高温、盐胁迫、渗透胁迫以及ABA胁迫),并进一步探讨造成间作大豆种子萌发期间抗逆性差异的原因,以期为玉米/大豆间作生产优良大豆种子提供理论借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的种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玉米/大豆以1:1行比间作,待大豆成熟后,采收大豆种子;
步骤2、大豆种子预处理:选取自然风干后选取大小均一,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豆种子,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大豆种子种植于土壤中培养,发芽期间,定时定量喷洒适量自来水,种子经12~48h萌发。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玉米/大豆以1:1行比间作,待大豆成熟后,采收大豆种子具体为:
步骤1.1、选择试验地土壤、气候和玉米和大豆品种;
步骤1.2、收获小麦后,用有壁犁翻转土壤,以翻埋小麦残茬、杂草,疏松土壤,再用旋耕机粉碎土壤,平整耕地,达到播种的要求;
步骤1.3、播种:人工点播,播种深度为5-10cm;玉米,大豆等行距种植,每穴播两粒种子,分别于玉米3叶期进行间苗、5叶期定苗,每穴留一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樱花苗圃减控面源污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黑稻米中花色苷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