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的稀疏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4437.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7/30 | 分类号: | H03M7/3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共轭 梯度 追踪 稀疏 频带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最优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的稀疏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及计算量,使其易于工程实现。
背景技术
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中,要求采样率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最高频率或带宽的两倍。近年,一种新兴的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为数据采集技术带来了突破。在该理论框架中,采样速率不再由信号的最高频率或带宽决定,而是由信号结构和有效信息决定,只要信号在某一变换域上是稀疏的,就能够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率的速率获取信号有效信息,完成模拟信号数字化,并通过最优化算法重构信号。CS理论避开了高速采样,意味着信号的采集与处理都可以以较低的速率进行,将显著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代价以及信号处理时间和计算成本。该理论的成功应用将会改变现有的信号处理框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用于多频带信号重构的OMPMMV算法每次迭代过程都需要进行伪逆运算,计算复杂度及计算量很大,工程实现存在较大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OMPMMV算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将OMPMMV算法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基于MMV-共轭梯度追踪算法(MMV-Conjugate Pursuit Algorithm,MMV-CGP),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的稀疏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信号重构过程的工程实现难度,为多频带信号重构的工程实现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的稀疏多频带信号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建立信号重构模型;
然后,构建重构框架;
最后,使用MMV-CGP算法重构信号。
进一步的,建立信号重构模型具体是:针于多频带信号的压缩感知采集与重构,建立信号采集模型;模拟多频带信号x(t)同时进入N个通道,分别与各通道的混频函数pi(t)相乘,每个通道pi(t)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函数;混频后信号经过通带宽度为1/Ts的低通滤波器,然后经过采样频率为1/Ts的AD实现低速率采样,得到模拟信号x(t)的压缩感知采集数据yi[n],最后,由yi[n]重构原始信号。
进一步的,构建重构框架具体是,多频带信号重构:通过y(f)=AZ(f)重构稀疏频谱Z(f),再由Z(f)重构原始信号频谱X(f);其中,y(f)是压缩感知采集数据yi[n]的频谱,A是由第i个通道pi(t)的傅里叶系数cil组成的M×L维观测矩阵,Z(f)是由信号原始频谱X(f)构成的矩阵。
进一步的,求解Z(f),首先需要构建框架V,然后对V=AU求其最稀疏解的支撑集,用于估计信号Z(n)的支撑集S,Z(n)是Z(f)的逆傅里叶变换,其中为稀疏解。
进一步的,为估计支撑集S,需要构造一个框架矩阵,此框架矩阵通过下式分解得到;令
y[n]={y1[n],y2[n],…,yM[n]}
y(f)为y[n]的傅里叶变换;
分解Q得到
Q=VVH V=AU
其中,()H为求矩阵的共轭转置,()T为求矩阵的转置;
然后对V=AU求最稀疏解的支撑集S;通过式重构Z(f)
Z(f)={z1(f),z2(f),…,zi(f),…,zM(f)}i=1,…,M
其中,为求矩阵的逆,AS为矩阵A中由支撑集构成的元素集合。
更进一步的,MMV-CGP算法重构信号具体是:MMV-CGP算法首先将残差初始化为V,每次迭代将残差Rt和A的每一列做相关,得到一组相关向量,求出每个相关向量的范数,第t次迭代范数最大对应的矩阵A的列放入重构向量集合计算梯度和迭代搜索方向更新残差Rt,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并输出信号支撑集S。
更进一步的,MMV-CGP算法过程具体为,下面公式中的下标t均代表迭代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