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缸孔的珩磨方法及珩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4124.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商成超;庞晓锋;杨风;叶才盛;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缸孔的珩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加工缸孔能供珩磨刀具移动的最大行程Lmax;
设定珩磨的安全距离D;
根据公式L=Lmax-D计算得出珩磨刀具加工待加工缸孔时能够移动的距离L,所述珩磨刀具从待加工缸孔的初始加工面移动距离L后到达换向点并进行换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孔的珩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加工缸孔能供珩磨刀具移动的最大行程Lmax的步骤包括,获取待加工缸孔的深度L1和珩磨允许的最大越程量L2,根据公式Lmax=L1+L2计算得出最大行程Lma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孔的珩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珩磨刀具的下表面到达待加工缸孔的初始加工面时,珩磨刀具的下表面的竖直坐标值C1,根据公式C2=L+C1计算得出珩磨刀具到达下换向点时的竖直坐标值C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孔的珩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2输入控制珩磨刀具的控制组件中,控制组件控制珩磨刀具在竖向方向上到达C2时换向。
5.一种珩磨装置,所述珩磨装置用于对发动机缸孔进行珩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装置包括珩磨刀具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珩磨刀具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步骤:
获取待加工缸孔能供珩磨刀具移动的最大行程Lmax;
设定珩磨的安全距离D;
根据公式L=Lmax-D计算得出珩磨刀具加工待加工缸孔时能够移动的距离L,所述珩磨刀具从待加工缸孔的初始加工面移动距离L后到达换向点并进行换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孔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缸孔、越程缸孔和第二缸孔,所述越程缸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缸孔的内径,所述第二缸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缸孔的内径,所述珩磨刀具用于加工所述第一缸孔,所述第一缸孔的深度为L1,所述越程缸孔的深度为L2,其中,Lmax=L1+L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能实现:获取珩磨刀具的下表面到达待加工缸孔的初始加工面时,珩磨刀具的下表面的竖直坐标值C1,根据公式C2=L+C1计算得出珩磨刀具到达下换向点时的竖直坐标值C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能实现:C2输入计算机程序后,控制珩磨刀具在竖直方向上到达C2时换向。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珩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刀具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砂条,多个砂条沿所述珩磨刀具的周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1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