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CCI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1345.6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太雄;侯晓康;杨新琴;杨斌;何招;褚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0/15 | 分类号: | B60L50/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高敏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cci 发动机 混合 动力 汽车 能量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HCCI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发明利用HCCI发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源。考虑到HCCI发动机点火正时不可测,本发明以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正时、发动机转速、进气歧管温度、喷油量为输入,搭建神经网络预测HCCI发动机的点火正时;利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控制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刻,实现HCCI发动机的废气再压缩,从而将混合气压燃;再将HCCI发动机废气引入斯特林发动机,利用斯特林发动机做功同样为动力电池充电,从而综合利用燃料的能量,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的不断枯竭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传统汽车的替代产品不断涌现。在纯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充电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之前,混合动力汽车是很好的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搭载发动机和动力电机,当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为动力电机提供能量驱动汽车运动,当汽车需要大功率输出时,发动机可与动力电机协同工作,共同驱动汽车。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都采用传统发动机,即火花点火式汽油机(SI)或压缩燃烧的柴油机(CI),虽然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发动机可工作在最佳效率点,发动机比较节能,但这两种发动机的热效率都比较有限,相对较高的柴油机的热效率最多也就40%多,绝大部分热量被冷却水、废气、缸壁带走,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
均值充气压缩点燃(HCCI)技术诞生于1897年,具有无焰特质和高稀释能力,使得燃烧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可以减少NOX和PM的形成,降低CO和HC的排放。另外,HCCI在无节气门状态下工作,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发动机的泵吸损失,提高燃油效率达30%,有效降低燃油消耗。鉴于此,HCCI被公认为新一代燃烧技术,是一项颇有前景的技术,可在降低排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燃油效率,为此本发明考虑利用HCCI发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源为电池充电。
目前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充电方式可区分为插电式和车载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利用车外充电器对电池充电,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较短;车载式混合动力汽车则是利用发动机和车载充电器对电池充电,其体积大,油耗高。专利[CN201110268778.7]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混合动力汽车充电发动机,缓解了混合动力汽车行驶里程短和充电发动机体积大、重量大的问题,但没有改变发动机效率低、排放高的现状,因此本发明将采用HCCI发动机作为充电发动机。且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废气具有温度高,热量大的特点,将废气直排到大气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混合动力发动机热效率低,排放高的缺点,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HCCI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利用HCCI发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动力源,同时利用HCCI发动机的废气驱动斯特林发动机为动力电池充电,实现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均值充气压缩点燃HCCI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及其能量管理系统,包括HCCI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发电机A、发电机B、电池和电动机,HCCI发动机的废气通过管道连接驱动斯特林发动机,用于驱动发动机B,HCCI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A,发电机A、B均为动力电池充电,当动力电池需要充电时,HCCI发动机带动发电机A为动力电池充电,同时,HCCI发动机的废气驱动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再驱动发电机B为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机提供能量驱动电动机,控制传动装置驱动汽车运动。
其中,HCCI发动机的废气驱动斯特林发动机进一步包括:利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正时控制HCCI发动机的点火正时,实现废气再压缩,从而将混合气压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汽车
- 下一篇:移动终端、车辆终端及车辆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