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SAR-ADC电路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8092.X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梁骏;叶丰;王波;王洪海;陈余浪;黄凤娇;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08 | 分类号: | H03M1/08;H03M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sar adc 电路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SAR‑ADC电路性能的方法。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本发明方法将电容负极的充电时间分成初期与后期,初期使用低精度基准电源充电,后期使用高精度基准电源充电。具体是在ADC电容驱动电路中采用三个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电容接地、接高精度基准电源和接低精度基准电源。控制电源的两个控制开关通过时序控制电路接电容驱动控制信号。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令电容的负极接低精度基准电源,电容负极的电位接近或达到低精度基准电源的电位时,通过时序控制电路令电容的负极接高精度基准电源。本发明采用高精度基准电源与低精度基准电源交替使用,减少了对稳定电路要求,降低了芯片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电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路,涉及一种ADC(模数转换)电路,特别是一种提高SAR(逐次逼近寄存器型)-ADC电路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ADC电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真实世界的模拟信号,例如温度、压力、声音或者图像等,需要转换成更容易储存、处理和发射的数字形式。ADC可以实现这个功能,ADC在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
SAR-ADC电路中包括ADC电容驱动电路,现有的ADC电容驱动电路如图1,包括两个控制开关S1和S2,其中一个控制开关S1的一个触点接地,另一个控制开关的一个触点接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两个控制开关S1和S2的另一个触点接电容C的一端,两个控制开关S1和S2的控制端接电容驱动控制信号KEY,电容C的另一端为输出端。当电容驱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S1闭合,S2断开,令电容的负极接地;当电容驱动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S2闭合,S1断开,令电容的负极接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S1通常为NMOS管,S2通常为PMOS管。
由于ADC将模拟信号与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进行比较,Vref的波动将影响ADC的比较准确性,要求Vref的波动范围在之间,n为ADC的比特数。高比特的ADC要求更低的基准电源的波动。现有技术中有在Vref上增加大容量电容,有使用高增益带宽积指标要求的电源缓冲器,但是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增加成本和技术难度,而且没有改变在Vref上产生波动的根源的强度,只是将Vref上的波动影响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状,特别是减少Vref的波动,提供一种提高SAR-ADC电路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将电容的负极的充电时间分成初期与后期,在初期使用低精度基准电源给电容的负极充电,在后期使用高精度基准电源给电容的负极充电;具体是在ADC电容驱动电路中采用三个控制开关,三个控制开关的一个触点分别接电容的一端,一个控制开关的另一个触点接地、另一个控制开关的另一个触点接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1、再一个控制开关的另一个触点接低精度基准电源Vref2;接地的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电容驱动控制信号KEY,接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1的控制开关和接低精度基准电源Vref2的控制开关的控制端通过时序控制电路接电容驱动控制信号KEY。
当电容驱动控制信号KEY为高电平时,接地的控制开关闭合,接高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和接低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断开,令电容的负极接地;
当电容驱动控制信号KEY为低电平时,接地的控制开关断开,接低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首先闭合,接高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保持断开,令电容的负极接低精度基准电源,电容负极的电位上升,当接近或达到低精度基准电源的电位时,时序控制电路控制接低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断开,接高精度基准电源的控制开关闭合,令电容的负极接高精度基准电源。
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1采用现有ADC电容驱动电路中的高精度基准电源标准,低精度基准电源为没有波动范围要求的普通电源。进一步,低精度基准电源Vref2采用电路中的电路工作电源VDD。
时序控制电路实现接低精度基准电源Vref2的控制开关和接高精度基准电源Vref1的控制开关依次闭合和断开,通过两种方式,分别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