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45062.2 | 申请日: | 2017-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丁士才;侯杰;尤良胜;张荣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结构 | ||
1.一种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气道(1)、第二排气道(2),所述第一排气道(1)、第二排气道(2)两者出口端汇聚在一起、形成排气道出口(9),第一排气道(1)具有第一排气道进口(3),第二排气道(2)具有第二排气道进口(4);第一排气道(1)的进气端喉口位置设置第一侧隙腔(5),第二排气道(2)的进气端喉口位置设置第二侧隙腔(6),第一排气道(1)靠近排气道出口(9)端的内腔上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7),第二排气道(2)靠近排气道出口(9)端的内腔上表面设有第二导流槽(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道进口(3)、第二排气道进口(4)两者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隙腔(5)、第二侧隙腔(6)通过沿着与气门导管底部过盈配合的缸盖外圆周增加流线型鼓起的腔室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7)、第二导流槽(8)连接排气道出口与两个排气道气门导管处的缸盖,第一导流槽(7)、第二导流槽(8)采用圆弧过渡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道(1)的第一排气道进口(3)端呈圆柱状,第二排气道(2)的第二排气道进口(4)端呈圆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50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