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5132.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苏贵李;邱重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22 | 分类号: | C22B3/22;C22B3/44;C22B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254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湿法 中性 浸出 压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提取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湿法炼锌工艺中,中浸、净化、沉矾、高浸等环节都须进行液固分离,通常采用压滤方式进行。在进行液固分离(压滤)过程中、压滤质量(滤液浑浊度)和压滤速度对后段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是中浸压滤跑浑及速度慢对净化操作的影响最大。分析中浸反应过程及操作过程,影响压滤的主要因素铁、硅等胶性元素,和操作反应温度等.由于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中浸压滤长期以来未有固定方法进行压滤效果的改善,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损耗,环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流程受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善中性浸渣,杜绝跑浑,缩短压滤时间,提高效率的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
(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65℃,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1:2,调整pH值为2.0-2.5,继续升温搅拌20-40min;当温度升至65-70℃,搅拌并加入氧化剂并持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90℃时,调整pH值为4.0-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其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
优选的,所述回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
优选的,所述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氧化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锰。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60℃后再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
本发明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与:
中浸渣制浆液在酸性条件分解出较多的游离水态Fe3+,增加了浆液中Fe3+离子浓度,当PH值到2.0-2.5时Fe3+离子开始水解形成胶体逐步进行矿浆中Ge2+.Co2+等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吸附、沉降,去除杂质;当PH值3.8左右、溶液中的硅以SiO32-形式出现、此时新生成的SiO32-显示胶体性质同时与Fe3+水解形成的胶体相互作用,同时改变了SiO32-和Fe3+胶体性质,同时进行吸附、沉降。当PH值4.0-4.8过程中,充分搅拌、持续反应、胶体离子吸附、沉降,由此可以使压滤前溶液中具有较少量的胶体(Fe3+、或SiO32-)形成,在温度80℃-90℃条件下对压滤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提高中浸压滤效果,使溶液清澈,压滤速度较快,压滤速率提高了40%-50%,且卸渣轻松、大幅度减少了环节生产成本和职工工作量,并加快了流程速度、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其中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回收液为中浸压滤后的滤液,其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
(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60℃,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调整pH值为2.0,继续升温搅拌40min;当温度升至70℃,搅拌并加入氧化锌和氧化锰并持续升温,氧化锌和氧化锰的加入量以溶液中的氢离子、银离子等反应标准计算。当温度升至80℃时,调整pH值为4.0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助力加速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镍铜一次合金硫化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