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行器的发动机组件和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697.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奥利维耶·波蒂斯;沃尔夫冈·布罗沙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6 | 分类号: | B64D27/26;B64D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发动机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飞行器的发动机组件(5)以及飞行器,该发动机组件包括:用于将发动机附接到飞行器的结构件上的装置,该附接装置包括主结构件(8);用于将发动机附接到附接挂架的主结构件(8)上的器件;以及发动机舱,该发动机舱包括反推力装置罩(20),每个反推力装置罩均配备有围绕发动机的壳体部(40a)设置的内结构件(26)。根据本发明,该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部(40a)与罩的内结构件(26)之间的用于传递力的挠性装置(50),每个装置(50)均包括可弹性变形器件(52),该可弹性变形器件构造成使得:在罩的关闭位置,在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该器件(52)采取允许装置(50)在壳体部(40a)上施加预应力的部分弹性变形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发动机组件领域,其中,飞行器发动机组件包 括发动机舱、发动机以及用于将发动机附接至飞行器的结构、优选地 附接在该飞行器的机翼下方的装置。
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商用飞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飞行器中,诸如内外涵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双转子涡轮喷 气发动机之类的发动机通过也被称为EMS(EMS表示“发动机安 装结构”)的复杂的附接装置或通过附接挂架而悬挂在机翼结构下方 或者附接至机身。通常所采用的附接挂架具有也被称为刚性结构件 的主结构件。该主结构件通常形成盒部段,也就是说,该主结构件 是通过将上纵向构件和下纵向构件组装而形成的,上纵向构件和下 纵向构件通过位于盒部段内的多个横向加强肋而连结在一起。纵向 构件设置在上部面和下部面上,而侧向面板在侧向面上将盒部段封 闭。
以已知的方式,这些附接装置的主结构件设计成允许由发动机 产生的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比如重量、推力或各种动态载荷,被 传递至机翼结构。
在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发动机与主结构件之间的力传 递是通过由前发动机安装件、后发动机安装件和推力反作用装置组 成的附接器件来以常规的方式执行的。这些元件一起形成静定附接 系统。
通常,前发动机安装件固定至中间壳体的外圈部段或者固定至 风扇壳体,如在文献FR 3 014 841中所公开的。替代性地,该前发 动机安装件可以附接至中间壳体的毂部,该毂部通过径向臂连接至 前述的外圈部段。后发动机安装件自身将主结构件连接至发动机的 排气壳体,该排气壳体位于该发动机后端部处。
因此,附接器件在限制发动机的内部变形的同时确保力被传递 至挂架。然而,超高涵道比发动机具有直径渐增的风扇,以改善发 动机在燃料消耗方面的性能。然而,该尺寸通常导致发动机的挠性 增大,使得与涡轮机叶尖间隙相关联的性能下降。具体地,发动机 的挠曲变形导致高压涡轮机的叶片、低压涡轮机的叶片和压缩机的 叶片的磨损,这种磨损在叶尖处形成大的间隙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的 性能/效率(或者增大了发动机的燃料消耗)。
因此,仍需要限制发动机的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该需求,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一种用于飞 行器的发动机组件,该发动机组件包括:
-内外涵发动机;
-用于将发动机附接至飞行器的结构件的装置,所述附接装置 包括主结构件;
-用于将发动机附接至附接挂架的主结构件的附接器件,以及
-发动机舱,该发动机舱包括反推力装置罩,每个反推力装置 罩均配备有内结构件和外结构件,内结构件与外结构件之间界定有 用于发动机的涵道流的循环的管道,所述内结构件绕所述发动机的 壳体部设置。
根据本发明,该发动机组件包括用于传递力的多个挠性装置, 所述多个挠性装置优选地径向地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与反推力装置罩 的内结构件之间,每个挠性力传递装置均包括可弹性变形器件,该 可弹性变形器件构造成使得:在反推力装置罩的关闭位置中,在发 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该器件采取允许所述力传递装置向所 述壳体部施加预应力的部分弹性变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