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缓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47740.5 | 申请日: | 201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本学 |
| 主分类号: | B60R19/36 | 分类号: | B60R19/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孙宝芸 |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汽车 碰撞 安全性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碰撞事故不仅给人类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夺去了成千上万无辜乘员的生命。在汽车事故中,一半以上 的伤亡是在汽车发生碰撞中因没有较好的保险装置所致。
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的相近似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名称为:一种汽车碰撞 安全保险架,公开号为:CN2839045。该专利包括保险杠,其中所述的保险杆前部设有弹性 缓冲体,在保险杠后部设有与汽车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前部连接有与保险杠成平 行设置的横梁,在横梁与保险杠之间设有多组缓冲弹簧。
经过对比发现,上述公开文献存在结构复杂、缓冲效果差的问题,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 方案上存在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提高汽车 碰撞安全性的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碰撞板以及液压缸,所述连接板的 左、右两端部通过连接座安装液压缸,该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端横向安装碰撞板,所述连接 座制有与液压缸连接的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外侧的连接座上制有与汽车连接的第二连 接孔。
而且,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上活塞、下活塞以及压缩弹簧,所述缸体内底部同轴安装 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上方的缸体内的活塞杆上安装上活塞及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制有一小 阻尼孔,下活塞制有一大阻尼孔,该小阻尼孔的孔径小于大阻尼孔的孔径。
而且,所述压缩弹簧为锥形结构,其小端与缸体底部固装在一起。
而且,所述下活塞的下端面制有容纳锥形压缩弹簧的凹槽。
而且,所述上活塞的上、下端面及下活塞的上端面圆周径向制有多条加强筋。
而且,所述碰撞板的前端部安装第一橡胶垫。
而且,所述液压缸顶部安装第二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橡胶垫、双活塞及锥形压缩弹簧的三级缓冲,有效的提高了缓冲力,大大 的减缓了汽车的碰撞冲击力的冲击程度,减轻伤害程度,从而减轻事故中的伤亡概率。
2、本装置通过碰撞板的设置,增大了碰撞的面积,提高了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可安装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里侧 的车体内,安装位置灵活、且缓冲力大、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附视图;
图3是图2中液压缸的结构剖视图(压缩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缸工作时的状态图(压缩弹簧被压缩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缓冲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连接板1、碰撞板4以及 液压缸5,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部通过连接座2安装一对液压缸,该两个液压缸的活塞 杆6端横向安装碰撞板,所述连接座制有与液压缸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A,该第一连接孔外侧 的连接座上制有与汽车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B。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缸体11、上活塞8、下活塞9以及压 缩弹簧10,所述缸体内底部同轴安装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上方的缸体内的活塞杆上安装上 活塞及下活塞,上、下活塞可以间隔设置也可贴紧安装,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活塞是贴紧安 装的,所述上活塞制有一小阻尼孔8A,如图4所示,下活塞制有一大阻尼孔9A,该小阻尼 孔的孔径小于大阻尼孔的孔径。
所述压缩弹簧为锥形结构,如图3所示,其小端与缸体底部固装在一起,使用锥形压缩 弹簧的目的是保证在其被压缩时处于较小的压缩体积,节省空间。
所述下活塞的下端面制有容纳锥形压缩弹簧的凹槽9B,通过该凹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所述上活塞的上、下端面及下活塞的上端面圆周径向制有多条加强筋,提高了活塞的使 用寿命。
所述碰撞板的前端部安装第一橡胶垫3,提高了缓冲效果。
所述缸体顶部安装第二橡胶垫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本学,未经张本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7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备胎架和油箱架的后安全杠
- 下一篇:汽车智能车载终端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