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761657.9 | 申请日: | 201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尚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M141/06;C10M129/95;C10N30/06;C10N30/02;C10N30/10;C10N30/04;C10N30/12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润滑剂 性能 添加剂 组合 制备 使用方法 | ||
1. 一种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由C60富勒烯经羟基反应后得到C60(OH)8~15或C60(OH)24~26,再由短链羧酸C1~5COOH对羟基催化酯化后得到的酯化产物C60(OOC-R)8~15或24~26,作为本组合物的组分A,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还含有溶酯剂和抗氧协同剂,该三种组分的重量比是:组分A:溶酯剂:抗氧协同剂 =0.1-10:2-20:1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酯剂采用多元醇酯和/或双酯;所述的抗氧协同剂采用胺型抗氧剂和/或酚酯型抗氧剂;
所述的溶酯剂选自:组分B和/或组分C;其中,组分B为新戊基多元醇酯;组分C为癸二酸异辛酯;
所述的抗氧协同剂选自:组分D和/或组分E,其中,组分D为二壬基二苯胺;组分E为二甲基苯酚対酯;
各组分的重量比是:组分A:0.1-10,组分B:2-10,组分C:2-10,组分D:10-20;组分E: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组分A:0.5-8,组分B:4-8,组分C:4-8,组分D:12-18;组分E:12-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组分A:5,组分B:6,组分C:6,组分D:15;组分E: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组分F,该组分F为聚α烯烃PAO;组分F的重量比为30-9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 制备组分A:由C60(OH)24~26在浓硫酸,铂金属催化条件下和乙酸酯化得到C60(OOC2)24~24经溶剂油洗涤脱水后提纯获得;
⑵. 制备溶酯剂:溶酯剂中同时含有组分B和组分C时,新戊基多元醇酯与癸二酸异辛酯,按照重量比2:1混合均匀;
⑶.抗氧协同剂中同时含有组分D和组分E时,将组分C和组分D按重量比2:1配好备用;
. 将组分A与溶酯剂与抗氧协同剂,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均匀:组分A:溶酯剂:抗氧协同剂为0.1-10:2-20:10-40;
. 使用时,将本添加剂组合物添加到各类型润滑剂中,混合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组分F时,制备步骤如下:
⑴. 制备组分A:由C60(OH)24~26在浓硫酸,铂金属催化条件下和乙酸酯化得到C60(OOC2)24~24经溶剂油洗涤脱水后提纯获得;
⑴-1. 将得到的组分A,按重量比1:50与组分F配好;
⑵. 制备溶酯剂:溶酯剂中同时含有组分B和组分C时,新戊基多元醇酯与癸二酸异辛酯,按照重量比2:1混合均匀;
⑶. 制备抗氧协同剂:胺型抗氧剂和/或酚酯型抗氧剂中同时含有组分C和组分D时,将组分C和组分D按重量比2:1配好备用;
. 将组分A与溶酯剂与抗氧协同剂,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均匀:组分A:溶酯剂:抗氧协同剂 = 0.1-10:2-20:10-40。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润滑剂性能的添加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本添加剂组合物添加到各类型润滑剂中,混合均匀,添加重量比为0.5~15: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尚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尚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16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抗氧化润滑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