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有防漏砂装置的金刚石线电镀槽及金刚石线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4928.5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骏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防漏 装置 金刚石 电镀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防漏砂装置的金刚石线电镀槽及金刚石线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陶瓷、硅、宝石等,尤其是高硬度、高价值、易破碎的各种脆性晶体材料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锯切等加工方法存在切割效率低、切口损失大、质量差等缺陷,因此,固结磨料的金刚石线应运而生。
金刚石线是将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金刚石粉固结在金属坯线上,用于切割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目前在国内金刚石线的上砂装置主要有:早期埋砂法、水平绕辊式,立式上砂设备。前两种方法容易造成金刚石线上砂不均,电镀液难以回收,因此立式上砂设备更具优势,但立式上砂设备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电镀槽底部易沉积金刚石微粉,封堵电镀槽底部出口,以往采用机械搅拌,额外增加了电镀槽尺寸,且结构复杂,如果电镀液金刚石微粉分布不均将直接影响金刚石坯线的上砂效果;电镀液会由电镀槽底部进线口流出,以往通常在出口下部设置电镀液回收槽,额外增加了设备的布置空间。
本发明对电镀槽及防漏装置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提供一种设置有防漏砂装置的电镀槽及利用该电镀槽的金刚石线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置空间小、能够有效防止电镀槽底部进线口漏液的金刚石线电镀槽及使用该电镀槽的金刚石线生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防漏砂装置的金刚石线电镀槽,包括电镀槽、防漏砂装置、第一增压装置,其中:
电镀槽底部具有进线口;
防漏砂装置密封连接于电镀槽下部,用于实现电镀过程中通过高压气体或液体使防漏砂装置中压强大于电镀槽底部液压,防止电镀槽中电镀液从进线口流出;
第一增压装置连接防漏砂装置,用于在电镀过程中为防漏砂装置提供高压气体或液体。
进一步的,防漏砂装置包括壳体和芯体,其中:
壳体密封连接在电镀槽下部,用于放置芯体;壳体底部中心具有一进线孔,侧壁一边具有一开孔,用于通过管道与第一增压装置连接;
芯体位于壳体内,芯体上下分别与电镀槽底部及壳体贴合,左右与壳体内壁有2-10mm间隙,用于实现芯体左右方向的调节。
进一步的,芯体设置有环形通道、孔道、导流孔,其中:
环形通道沿芯体外缘开设,环形通道一边通过壳体侧壁开孔及管道与第一增压装置连接,用于为高压气体或液体形成通道;
孔道为锥形槽形状,其下口直径为上口直径的0.2~0.5倍,开设在芯体中心部,用于汇聚高压气体或液体,;
导流孔设置于环形通道和孔道之间,用于连接环形通道和孔道,导流孔数目为2~8个。
进一步的,孔道中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电镀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孔道内高压气体或液体压强;
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电镀槽底部液体压强。
进一步的,第一增压装置包括第一重力循环柜,第一重力循环柜通过管道连接防漏砂装置,高度高于电镀槽,用来实现为防漏砂装置提供压强高于电镀槽底部液压的高压液体。
进一步的,第一增压装置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防漏砂装置,用于向防漏砂装置中提供高压气体。
进一步的,电镀槽底部还具有至少一个吹扫口,吹扫口沿电镀槽内壁切向设置,外部连接有第二增压装置。
进一步的,第二增压装置包括第二重力循环柜,第二重力循环柜通过管道连接吹扫口,高度高于电镀槽。
进一步的,第二增压装置还可以包括通风机和逆止阀,其中:
通风机通过管道与吹扫口相连,用于为吹扫口提供高压气体;
逆止阀设置于通风机和吹扫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防止通风机停止工作后电镀槽中电镀液逆流入通风机。
本发明的金刚石线生产系统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漏砂的金刚石线生产系统,包括上述设置有防漏砂装置的电镀槽以及放线装置、坯线预处理装置、收线装置,其中:
放线装置出线端连接坯线预处理装置进线端;
坯线预处理装置出线端连接电镀槽进线端;
电镀槽出线端连接收线装置进线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电镀槽底部设置有防漏砂装置,并且防漏砂装置连接有增压装置,能够通过增压装置为防漏砂装置提供高压气体或液体,实现有效防止电镀液从电镀槽底部出线口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骏,未经张士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4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水剂
- 下一篇:一种益气补血茶及其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