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筛体自平衡挖掘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0655.3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0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超;彭宝良;游兆延;陈有庆;顾峰玮;吴峰;徐弘博;吴朋来;施丽莉;严伟;周新星;张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15/04;A01D33/00;A01D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唐燕洁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筛体 平衡 挖掘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收获机,特别涉及一种双筛体自平衡挖掘收获机。
背景技术
花生、马铃薯、山药种植的土壤类型大都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好的易碎性,国内外常有适用于沙质土壤的挖掘收获机报道,但现有的铲筛式挖掘收获机往往只有单层筛床,回收的物料中清洁度仍有待提高,同时,现有驱振装置振动筛分时,机具作业过程中振动很大,机手作业强度大,机具稳定性能差,为减少振动,常配偏心块或飞轮等回转零件,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选用的偏心块、飞轮等零件的回转运动无法消除筛床的往复运动,另外,现有挖掘收获机无论采用编织筛、杆条筛、菱形筛、鱼鳞筛、圆孔筛等筛面,在筛分时,筛床往复摆动的过程中无阻滞下滑的结构设计,而料、土、杂等自身重力很容易造成土块堆积导致筛孔堵塞,出现杂物缠绕、堵塞、卡滞等现象,筛板携料、输料能力较差,分离效率低。
另外,目前国内挖掘收获机收获的物料有的成条侧边铺放,需要人工捡拾,有的需停机人工卸料,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筛体自平衡挖掘收获机,减振性能好,减少工时,节省了田间物料捡拾费时费力的劳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筛体自平衡挖掘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挖掘铲、自平衡振动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
所述挖掘铲包括铲条和自铲条向后延伸出的若干后导杆,所述若干后导杆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该挖掘铲的两端通过两根长立柱固定在机架的前下方;
所述自平衡振动装置包括前后相接的前筛床和后筛床,所述前筛床和后筛床呈上下平行排布,且前筛床的后端和后筛床的前端上下重叠;所述前筛床和后筛床的左右两侧板的前端分别连接一对前双连杆的底端和一对后双连杆的底端,所述前筛床和后筛床的左右两侧板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吊臂,同侧的前双连杆中间的铰接点和后双连杆的顶端之间还分别连有连杆,所述两根连杆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偏心驱振臂组件,两个偏心驱振臂组件之间装有驱振轴,所述驱振轴还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相连;所述一对前双连杆的顶端、四根吊臂的顶端和变速箱与机架相连,使得该自平衡振动装置悬挂在机架下方;
所述自动卸料装置包括集料筐和一对电动推杆;所述集料筐的顶部和前侧面分别设有开口和进料口,在集料筐的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外侧顶部分别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中心装有回转套,所述回转套贯穿左端板和加强板或右端板和加强板;所述一对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的前端部分别与两块加强板上焊接的挂接耳相连;所述一对电动推杆通过其后端的一对短立柱固定在机架,所述回转套和机架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将自动卸料装置安装在机架的后端。
其中,所述前筛床的前端向前延伸出的若干前导杆,所述若干前导杆之间呈等间距分布,且与挖掘铲上的若干后导杆呈交错过盈相接。
其中,所述机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机架之间的距离可调。
其中,所述机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竖直的宽单槽板,所述滚轮的滚轴上安装有竖直的窄单槽板,所述宽单槽板和窄单槽板上竖直开有一排对应且等间隔的安装孔,通过改变宽单槽板和窄单槽板上的安装孔的对应关系,实现滚轮与机架之间距离的可调。
其中,所述驱振轴的两端还分别装有飞轮,所述飞轮位于两个偏心驱振臂组件的内侧。
其中,所述偏心驱振臂组件包括轴套和嵌套在轴套内的偏心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沿其径向凸伸出单耳环,所述偏心套通过固定在轴套两端的环片固装在轴套内。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是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支撑轮组件和张紧轮组件,所述主动链轮安装在变速箱的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驱振轴上,所述链条套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所述支撑轮组件和张紧轮组件安装在链条上。
其中,所述集料筐的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内侧顶部分别设有安装梁,在安装梁下方的的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分别装有L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立板分别贴附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所述立板的前端面与集料筐的进料口的边沿齐平,所述限位板的水平板上垂直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在集料筐的开口呈水平时抵接于安装梁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两根长立柱的后端面向后凸伸出若干挡料栅条,且在两根长立柱上还分别套有弯成弧形的分料板。
其中,根据收获物料不同,所述前筛床和后筛床的筛面由若干等间距排布的杆条或锯齿条等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机架后端设置了自动卸料装置,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0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