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模块化发动机尾纵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553.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林;严伟;汪俭;王孝来;张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模块化 发动 机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模块化发动机尾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全承载客车由于其结构强度、被动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现在的高端大型客车上被广泛采用。全承载客车骨架是一种整体桁架式闭环结构,其主体是由大量的小矩形管焊接而成,因此,全承载客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焊接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焊接精度等需要各种工装保证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模块化发动机尾纵梁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发动机尾安装部分结构设计成一个整体模块,具有通用化、轻量化、高强度和高刚性等特点,且兼具防托底和追尾防撞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模块化发动机尾纵梁结构,包括活动梁总成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梁总成左右两端的左尾纵梁总成与右尾纵梁总成;所述活动梁总成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尾活动梁安装总成、右尾活动梁安装总成与左尾纵梁总成、右尾纵梁总成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梁总成包括中横梁、对称设置在中横梁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中横梁左、右两端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之间的左加强角、右加强角;所述左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左安装通孔;所述右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右安装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尾纵梁总成和右尾纵梁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横梁与下横梁、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以及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斜撑与第二加强斜撑;所述第一加强斜撑位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且所述第一加强斜撑的中段与下横梁之间设有连接立柱;所述第二加强斜撑位于第三立柱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左尾活动梁安装总成和右尾活动梁安装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立梁、分别安装在立梁上下两端的上封板与下封板、以及嵌入安装在立梁上的若干个螺纹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安装有发动机前支架总成,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安装有发动机后支架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立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套筒安装在通孔中,且所述螺纹套筒上设有内螺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发动机尾安装部分结构设计成一个整体模块,将发动机尾安装部分结构设计成一个整体模块,在不同客车配备相同发动机时,可以作为通用部件使用,大大降低了装配难度以及设计、备料与生产的成本。本发明具有通用化、轻量化、高强度和高刚性等特点,且兼具防托底和追尾防撞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动梁总成的主视图;
图4是活动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5是左尾纵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左尾活动梁安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活动梁总成,11、中横梁,12、左连接板,13、右连接板,14、左加强角,15、右加强角,16、左安装通孔,17、右安装通孔,2、左尾纵梁总成,20、发动机后支架总成,21、上横梁,22、下横梁,23、第一立柱,24、第二立柱,25、第三立柱,26、第一加强斜撑,27、第二加强斜撑,28、连接立柱,29、发动机前支架总成,3、右尾纵梁总成,4、左尾活动梁安装总成,41、立梁,42、上封板,43、下封板,44、螺纹套筒,5、右尾活动梁安装总成,6、车架,7、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客车模块化发动机尾纵梁结构,包括活动梁总成1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梁总成1左右两端的左尾纵梁总成2与右尾纵梁总成3。所述活动梁总成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尾活动梁安装总成4、右尾活动梁安装总成5与左尾纵梁总成2、右尾纵梁总成3可拆卸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声惰轮总成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转向中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