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494.3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岽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大多数均为气缸活塞式发动机,气缸活塞式发动机的吸气、压缩、膨胀、 排气都在一个活塞内完成。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而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 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机械效率较低,配气复杂,运动部件多,扭矩小, 而且气缸活塞式发动机由于是直线运动,气缸活塞式发动机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而且振 动和噪声较高,另外,由于气缸活塞式发动机的直向运转特性,它需要精密的曲轴平衡才能 达到较高的运转转速,致使发动机部件容易被磨损,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的转子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转子发动机,包括配气室与燃烧室, 所述配气室用于将常压混合气压缩成高压混合气,所述燃烧室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 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互相平行设置,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柱状的阳 转子,第一通孔的两端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阳转子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互相 重合,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阳转子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阳转子的表面沿其轴线方向对称设 置有两个凸起状叶片,所述凸起状叶片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表面且凸起状叶片与第一通孔的 内表面之间存在缝隙,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柱状的阴转子,第二通孔的两端通过密封件密封, 阴转子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第二通孔的内表面与阴转子的外表面之 间存在缝隙,阴转子的表面沿其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凸起状叶片相匹配的凹槽,所述 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交,所述阳转子的外径与阴转子的外径相同且二者相切,当阳转子的 凸起状叶片旋转至相切位置时,阴转子的凹槽反向旋转至相切位置且凸起状叶片嵌入凹槽内,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阳转子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环形气体通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进气 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分别与环形气体通道连通,所述配气室的出口与进气口通 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火花塞。
进一步的是,所述配气室为活塞式气缸。
进一步的是,在位于配气室与进气口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贮气室。
进一步的是,在位于配气室与贮气室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是,在位于贮气室与进气口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贮气室外设置有换热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起状叶片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缝隙宽度大于0且小于 0.0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与阴转子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缝隙大于0且小于 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配气室将常压混合气 压缩成高压混合气,然后将其从进气口送入环形气体通道内,当其中一个凸起状叶片绕过进 气口后,从进气口进入环形气体通道的高压混合气被火花塞点燃,高温高压气体推动该凸起 状叶片在环形气体通道内转动从而输出做功,当该凸起状叶片绕过出气口后,将燃烧后的废 气排出环形气体通道,一次膨胀做功结束,此时另一个凸起状叶片绕过进气口,进行二次膨 胀做功,这样转子发动机的阳转子每转动一周会膨胀做功两次,效率相当于普通活塞式发动 机的四倍,结构合理,机械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混合气体的四个过程吸气、压缩在配 气室内完成,膨胀做功在燃烧室内完成,燃烧室中燃烧后的废气随凸起状叶片转动随之排出, 由于在燃烧室只进行膨胀做功,不易造成发动机过热,而且不需要复杂的配气结构,燃烧室 的结构简单,阴转子和阳转子可做得粗大结实,磨损件少,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费用低, 另外,配气室只进行混合气体的压缩,配气机构简单,容易加工,易实现整机系列化,重量 轻,成本低,再者,该转子发动机没有曲柄连杆机构,因此不会发生机构运转过程中的三角 函数转换关系,具有更高的机械效率,而且工作过程连续平稳,噪音低,易于控制,配气机 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岽,未经张茂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压容器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伺服电机驱动的数控插齿机让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