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排量发动机和凸轮轴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5754.7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西奥多·拜尔;福雷斯特·赫吉;乔纳森·丹尼斯·克罗;拉蒙·迈克尔·李;默里·格里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7/02 | 分类号: | F02D17/02;F01L1/047;F01M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发动机 凸轮轴 保持 | ||
技术领域
多个实施例涉及内燃发动机的凸轮轴的凸轮的润滑。
背景技术
内燃发动机具有沿凸轮轴的长度支撑的凸轮、凸角或滚子。随着凸轮 轴旋转,凸轮或直接地,或间接地经由中间机构致动进气气门或排气气门, 用于发动机中的燃烧汽缸,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凸轮轴上的凸 轮可围绕凸轮轴相对于彼此以各种角度定位,以为气门致动提供正时。
可设置一对凸轮以分别地致动发动机的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凸轮轴 可设置在发动机缸盖内,作为双顶置凸轮轴(DOHC)以与随动件相互作 用以及致动气门。在发动机操作期间,凸轮随凸轮轴旋转并且与气门提升 阀或随动件接触。与随动件的接触可造成在凸轮与随动件之间的作用表面 上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导致润滑这些表面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低成本地实现可 变排量发动机中对凸轮与随动件之间的作用表面进行润滑。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变排量发动机被设置为带有形成第一汽缸和第二 汽缸的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其中第二汽缸适用于在发动机操作期间被选择 性地停用。进气顶置凸轮轴具有与第二汽缸的进气气门相关联的一对进气 侧凸轮。排气顶置凸轮轴具有与第二汽缸的排气气门相关联的一对排气侧 凸轮。凸轮轴托架板和保持架盖协作以支撑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凸 轮轴轴颈轴承。保持架盖形成有通道,通道具有流体连通于与其中一个轴 承相关联的润滑通路的入口。通道具有与一对排气侧凸轮的外部表面间隔 开的一对出口以用于所述一对排气侧凸轮的外部润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持架盖中的通道是开放通道,并且 其中凸轮轴托架板的密封区域封闭开放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与第一汽缸的气门相关联的凸轮被从 内部润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轴承的润滑通路与排气顶置凸轮轴相 关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道的入口大致地垂直于排气顶置凸 轮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出口大致地垂直于排气顶置 凸轮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道形成有将入口与所述一对出口流 体连接的第一中间区段,第一中间区段大致地平行于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出口为第一对出口;并且其 中,通道具有与所述一对进气侧凸轮的外部表面间隔开的第二对出口以用 于对所述一对进气侧凸轮进行外部润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对开口大致地垂直于进气顶置凸 轮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道具有将入口与第二对出口流体连 接的第二中间区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中间区段的一部分大致地垂直于 排气顶置凸轮轴的旋转轴线;以及
其中,第二中间区段的另一部分大致地平行于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对出口流体连接至第二中间区段 的另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对出口中的每个出口都具有比第 二对出口中的每个出口更小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出口具有相同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凸轮轴保持架被设置为带有适用于与托架协作的 盖,以支撑第一顶置凸轮轴和第二顶置凸轮轴从而用于旋转。所述盖具有 形成在其中的用于凸轮轴轴颈轴承的壳体,以及形成开放通道的保持架区 域,其中开放通道适用于提供来自轴承的润滑流体以从外部润滑凸轮。保 持架区域适用于与托架的密封区域相配合以封闭开放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放通道具有与凸轮轴轴颈轴承中的 通路流体连通的入口区域以接收来自通路的润滑流体,入口区域被定位成 大致地垂直于凸轮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放通道形成有适用于与凸轮间隔开 的出口区域,以提供外部喷射的润滑流体至凸轮,出口区域被定位成大致 地垂直于凸轮轴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放通道形成有将入口区域与出口区 域流体连接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被定位成大致地平行于凸轮轴的旋转轴 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5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矩形圆孔导线铜管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