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9041.3 | 申请日: | 2015-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雷宇;李玉松;余超;谢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D2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 地址: | 44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力 发动 机电 增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增压系统难以实现低速扭矩和高速扭矩的平衡,增压效率低,进气流量无法自由控制。随着整车对发动机动力性,排放性和燃油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增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动机的需求。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两级增压,可变截面增压器,复合增压等一批新的增压技术。这些系统性能优于传统增压系统,可以很好的提升发动机扭矩和瞬态响应能力,降低油耗,但缺点就是结构较复杂,可靠性低,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性能优于传统增压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包括与缸盖连接的进气歧管、排气歧管,与排气歧管连接的增压器,增压器上的增压器废气旁通阀,在进气歧管壁上安装电控废气命令阀,电控废气命令阀通过第一线束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由整车电控模块ECU驱动控制,电控废气命令阀通过压力控制软管与增压器废气旁通阀连通;在进气歧管壁上还安装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线束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增压器上安装增压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增压器进气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三线束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
所述的电控废气命令阀是一个24V电磁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进气歧管相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压力控制软管连接。
所述的增压器采用小蜗壳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增压系统里增加了电控废气命令阀,废气命令阀是一个24V电磁阀,通过整车电控模块ECU根据存储的数据对控制电控废气命令阀内电磁线圈的电流来改变通往增压器废气旁路阀内废气压力,以此控制发动机进气流量,使进气流量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小蜗壳增压器,可以很好的提升中低速扭矩和瞬态响应能力。废气旁通阀设置很低的开启压力,配合电控废气命令阀工作,使进气流量可控的区域更大,燃油经济性更佳,气体排放量更低,外特性扭矩更高。增压器压壳处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监控环境进气温度,获得精确的空气密度,使发动机高原性能更加优秀。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增压系统相比,增压系统可以提升发动机低速进气量和扭矩,同时在中高速实现进气量的柔性控制,降低排放和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包括与缸盖1连接的进气歧管2、排气歧管3,与排气歧管3连接的增压器4,增压器4上的增压器废气旁通阀5,在进气歧管2壁上安装电控废气命令阀6,电控废气命令阀6通过第一线束7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由整车电控模块ECU驱动控制,电控废气命令阀6通过压力控制软管8与增压器废气旁通阀5连通;在进气歧管2壁上还安装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9,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9通过第二线束10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增压器4上安装增压器进气温度传感器11,增压器进气温度传感器11通过第三线束12与整车电控模块ECU连接。
所述的电控废气命令阀6是一个24V电磁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进气歧管2相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压力控制软管8连接。
所述的增压器4采用小蜗壳增压器。
发动机在开发时,通过台架试验测得每个工况点发动机需要的最佳进气流量。将各工况点发动机需要的最佳进气流量存储在整车电控模块ECU中。实际工作时,通过整车电控模块ECU根据存储的数据对控制电控废气命令阀6内电磁线圈的电流占空比进行调节,来改变通往增压器废气旁路阀5内废气压力,增压器废气旁通阀5通量随之变化,则控制增压器效率改变,以此控制发动机进气流量;即通过控制废气命令阀电磁线圈的电流,改变增压器废气旁路阀5的开度,提高或减小增压器废气旁通阀5压力大小,改变废气旁通量和增压压比,使进气流量达到最佳。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9和增压器进气温度传感器11通过线束与整车电控模块ECU通信,精确修正发动机进气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9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