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发动机米勒循环的气门电液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217.4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7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路勇;何丰硕;惠小亮;吕坤;李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9/02 | 分类号: | F01L9/02;F01L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发动机 米勒 循环 气门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的气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发动机排放控制尤其是降低NOX排放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技术表明,采用米勒循环的发动机可有效降低NOX排放。事实上,米勒循环是奥托循环的一种改良,并不是一种新的热机循环。它有两种实现形式,即:进气门早关和进气门晚关。a,进气门早关:当活塞还未到达下止点之前就将进气阀提前关闭,终止进气,减少进入缸内的新鲜冲量,且让新鲜冲量在进气冲程中膨胀冷却气缸。然后再进行压缩,由于进气量少,所以压缩比减小,从而降低燃烧初始温度,进而降低缸内最高燃烧温度,降低NOX排放。b,进气门晚关:在压缩冲程中,继续保持开启进气门,将一部分新鲜冲量排出,当达到所设定的延迟关闭角时,才将进气阀关闭。从而减少进入缸内的实际气体量,降低实际压缩比,而膨胀比也不变,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以往的可变气门驱动技术不能满足全工况下发动机性能最优,因而不适宜应用米勒循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全可变电液驱动机构驱动发动机进气门来实现米勒循环的一种实现发动机米勒循环的气门电液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发动机米勒循环的气门电液驱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ECU、高压油箱、低压油箱、主活塞、反馈活塞,检测曲轴位置的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ECU,ECU分别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常开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高压油箱、低压油箱以及锥形滑阀,反馈活塞设置在反馈活塞筒里,主活塞设置在主活塞筒里,反馈活塞筒固定在主活塞筒上,反馈活塞和主活塞通过活塞杆固连在一起,反馈活塞与其上、下的反馈活塞筒壁 分别形成反馈上腔和反馈下腔,主活塞与其上、下的主活塞筒分别形成主上腔和主下腔,主活塞连接进气门,主活塞与其下方的主活塞筒之间安装弹簧,锥形滑阀分别连接反馈上腔、主上腔以及主下腔,主下腔上设置限位孔,常开电磁阀连接反馈上腔,限位孔和常开电磁阀通过同一条管路连接低压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该系统针对发动机米勒循环的实现,其技术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凸轮可变配气机构实现米勒循环受机械系统制约,本实用新型基于电液驱动,可以灵活调节气门正时、持续期、升程等参数,能满足不同发动机任意工况下米勒循环的配气需要。
2.在实现米勒循环的同时,气门落座相位、速度精确可控,落座冲击小。当气门关闭时,由于活塞上行,上液压腔压力升高,锥形滑阀下移逐渐锁住油路,实现气门落座相位、速度精确可控。
3.在实现米勒循环的同时,气门最大升程可控且开启稳定。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位于主活塞侧壁的限位孔,气门开启过程中,活塞下行到期望升程时遮挡限位孔,实现节流并逐渐关闭限位孔,稳步到达最大升程。
附图说明
图1a为正常气门正时圆图,图1b为进气门早关的气门正时圆图,图1c为进气门晚关的气门正时圆图;
图2为ECU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两位三通电磁阀V1和电磁阀V2的开启关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a~4,该系统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构成,曲轴位置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机构、气门位移传感器。其中曲轴位置传感器为市售常用霍尔效应式传感器,用来测量曲轴下止点(BDC)位置;电子控制单元中的核心部件单片机采用飞思卡尔9S12系列;全可变电液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高压油箱、低压油箱、两位三通电磁阀V1、常开电磁阀V2、锥形滑阀Vc构成的反馈腔、以及由主活塞P1和反馈活塞P2构成的推进腔(P1P2刚性连接); 气门位移传感器为直线位移传感器,功能在于把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来测定气门瞬时升程大小。
系统驱动发动机气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平底油底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斜井提升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