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2103.2 | 申请日: | 2015-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永宽 |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5/04;F01N3/04;F02B41/02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发动机 排汽收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领域的进排气系统,特别是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
背景技术
内燃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增加,降低内燃发动机有害排放物这一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内燃发动机的尾气大多通过净化器进行处理有害气体,然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过程中不能减少废气的热能,给空气造成热污染,同时也不能回收高速发动机尾气中的高动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该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能够吸收内燃发动机尾气的热能,回收内燃发动机尾气的动能,不仅能够减少热污染,而且还能够减少能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其特点是:包括带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内燃发动机排气管的收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废气冷却室和废气集气室,所述的废气冷却室设在废气集气室的上面,所述的废气冷却室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的废气集气室内设有用于将气体的动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两端通过轴承设在废气集气室两侧壁上的转轴,所述的转轴的周面上沿轴向从左往右设有若干动力螺旋叶片和若干排气螺旋叶片,所述的转轴的其中一端用于与负载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的收气管与废气集气室之间设有若干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的一端与收气管连接,所述的导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废气冷却室进入废气集气室,所述的导气管的出气口与动力螺旋叶片一一相对;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下方设有的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螺旋叶片的直径小于动力螺旋叶片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动力螺旋叶片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数量为3-5个。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动力螺旋叶片的数量为9个,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废气冷却室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冷却液流入管和冷却液流出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冷却液为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出气管连接有尾气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废气冷却室,对通过收气管的废气进行吸热冷却,减少热能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热污染,更加环保;通过设置能量转换装置,能够回收废气的动能,减少能量的浪费;通过将能量转换装置设置成转轴、动力螺旋叶片和若干排气螺旋叶片,废气推动动力螺旋叶片带动转轴旋转,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动力螺旋叶片旋转时的阻力,而且旋转的动力螺旋叶片可以带动废气沿轴向运动,便于排出废气,通过排气螺旋叶片可以进一步带动废气沿轴向运动,通过出气管排出废气集气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汽收能器,包括带壳体1,壳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内燃发动机排气管的收气管2;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废气冷却室3和废气集气室5,所述的废气冷却室3设在废气集气室5的上面,所述的废气冷却室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的冷却液为水或油;所述的废气集气室内设有用于将气体的动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6,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两端通过轴承64设在废气集气室两侧壁上的转轴61,所述的转轴61的周面上沿轴向从左往右设有若干动力螺旋叶片62和若干排气螺旋叶片63,所述的转轴61的其中一端用于与负载的输入轴连接;,负载可以是发电机或马达;所述的收气管2与废气集气室5之间设有若干导气管4,所述的导气管4的一端与收气管2连接,所述的导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废气冷却室3进入废气集气室5,所述的导气管4的出气口与动力螺旋叶片62一一相对;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下方设有的出气管7。
所述的螺旋叶片的直径小于动力螺旋叶片的直径。
所述的动力螺旋叶片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数量为3-5个。优选地,所述的动力螺旋叶片的数量为9个,所述的排气螺旋叶片的数量为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永宽;,未经季永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2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缸机用的不锈钢排气歧管冲压壳体总成
- 下一篇:冲钠气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