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遥感数据分类组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28935.1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琨;许光銮;孙显;王磊;黄宇;李峰;张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量 遥感 数据 分类 组织 方法 | ||
1.一种海量遥感数据分类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海量遥感数据中各遥感数据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将海量遥感数据划分为至少一个数据集合,其中,每个数据集合包括至少一个遥感数据;
S2,提取每个数据集合中的数据特征,所述数据特征包括: 属性特征 和影像特征,属性特征是指数据的来源、类型、分辨率,影像特征是直方图特征、边缘特征、纹理特征;
S3,根据所述数据特征,对每个数据集合中遥感数据进行层级聚类,从而将每个数据集合中具有相同数据特征的遥感数据分类为同一数据类别;
还包括:
S4,为每个数据类别添加一个语义标签;
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在标准的椭球坐标系下,对各遥感数据的按地理空间位置进行编码,得到各遥感数据的地理编码,所述地理编码包括:数据的层级、经度和纬度;把全球空间范围按经纬度、高度网格划分并进行编号,地理编码由 20位构成,前两位表示高度编号,中间9位表示经度编号,后9位表示纬 度编号 ;
S12,将具有相同地理编码的遥感数据归并至同一数据集合,得到至少一个数据集合;
S13,在每个数据集合中,根据各遥感数据的时间信息,建立序列关系;
所述步骤S1还包括:
S14,对已经建立序列关系的数据集合,建立时空索引;
在所述步骤S3中,采用层级中餐馆模型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层级聚类;
所述步骤S3中,在采用层级中餐馆模型对任意一遥感数据进行层级聚类时,将该遥感数据分类到已有的数据类别,或者新建立一个数据类别,并将该遥感数据分类到该新建立的数据类别;
所述步骤S3结束后,采用层级中餐馆模型对新加入的遥感数据进行层级聚类,将该新加入的遥感数据分类到已有的数据类别,或者新建立一个数据类别,并将该新加入的遥感数据分类到该新建立的数据类别;
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提取各遥感数据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并统一到标准的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量遥感数据分类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层级聚类所采用的数据特征,为每个数据类别添加一个语义标签,其中,所述数据特征包括属性特征和影像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9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