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减振风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43894.2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素琳;陈小峰;磨小重;蔡文华;覃勇;吴显玲;魏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发动机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风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减振 风扇。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运行时,发动机风扇会产生振动,容易使风扇轴断裂或者风 扇脱离风扇轴,导致风扇与前端的水箱或者其他零部件碰撞,损坏发动机风扇 及其他零部件。目前的发动机,其发动机风扇减振器与发动机风扇基本都是分 开的,且发动机风扇安装后与风扇减振器有一定距离,在发动机高速运转过程 中,由于风扇转动惯量的影响,导致风扇减振器减振橡胶圈极易老化,减振效 果不够理想,风扇故障率高,且发动机风扇减振系统总体需要的零件数量多, 安装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拆装方便,可优化发动机风扇减振系统的集成式发动机减振风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减振风扇,包括风扇,所 述风扇上设有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外圈、减振器内圈以及位于二者 之间的减振橡胶圈,在所述减振器外圈的外围分布有多个风扇固定搭子,所述 减振器外圈、减振器内圈和减振橡胶圈集成设置于所述风扇中部设有的轴孔内, 所述减振橡胶圈在风扇的投影宽度方向居中布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减振器外圈、减振器内圈、减振橡胶圈均围绕 所述风扇的旋转轴心线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外圈的回转面内壁和减振器内圈的回转面外壁分别 设有至少一圈定位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外圈的回转面内壁和减振器内圈的回转面外壁均设 有两圈间隔分布的定位凸缘,在所述两圈定位凸缘之间形成一圈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振橡胶圈通过压入工艺嵌入安装在所述减振器外圈和 减振器内圈的回转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振器外圈的一端设有与其回转面垂直的第一法兰端面, 减振器内圈的相反一端设有与其回转面垂直的第二法兰端面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减振风扇结构简单、合理,集成度高,拆装方便;
2、本减振风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减振器和风扇为分体设计的缺陷,通过在 减振器外圈合理设计风扇安装搭子,以及使发动机风扇在投影宽度方向与减振 橡胶居中布置,可减小风扇转动惯量对减振橡胶的影响,减振效果好,并有效 降低减振橡胶的老化速度,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可大大提高减振橡胶对发动机 风扇的隔振效果;
3、本减振风扇减少了整机零件数量,集成度高,可有效降低发动机风扇、 水箱等前端附件故障率,大大降低制作成本及售后服务成本,同时提高风扇的 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减振器外圈放大示意图。
其中:1-风扇、2-减振器、21-减振器外圈、22-减振橡胶圈、23-减振器内 圈、24-风扇固定搭子、25-定位凸缘、26-定位凹槽、27-第一法兰端面、28-第 二法兰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6,一种集成式发动机减振风扇,包括风扇1,在风扇1上设 有减振器2,该减振器2包括减振器外圈21、减振器内圈23以及位于二者之间 的减振橡胶圈22,在减振器外圈21的外围分布有多个风扇固定搭子24,其减 振器外圈21、减振器内圈23和减振橡胶圈22集成设置于风扇1中部设有的轴 孔内,且减振橡胶圈22在风扇1的投影宽度方向居中布置,本发明的减振器2 分为内圈和外圈,减振橡胶圈22位于减振器外圈21和减振器内圈23之间,且 发动机风扇1在投影宽度方向与减振橡胶圈22居中布置,减小风扇1转动惯量 对减振橡胶圈22的影响,有效降低减振橡胶圈22的老化速度,延长使用寿命, 该减振器2设置在风扇1中,通过螺栓和风扇固定搭子24连接在风扇1上,具 有更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有效避免发动机风扇1及其他零部件损坏,且减少 了发动机的整体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顺序动作液压缸
- 下一篇:皮带轮式换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