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0593.8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顺;田爱民;杨博;鄢代新;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24;C12R1/23;C12R1/225;C12R1/245;C12R1/25;C12R1/4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乳酸菌 制剂 热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鱼溶浆为营养源,乳酸菌发酵过程中采用程序性变温控制,其方法是:在乳酸菌发酵周期中,至少采用2次升温热激发酵处理,两次升温热激发酵的时间间隔为2~5hr,且每次热激处理时间为10~30min,热激发酵温度比正常发酵温度高3~10℃,发酵结束收获菌体干燥处理;所述正常发酵温度为35~42℃;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鱼溶浆为营养源的培养基配方组成为:鱼溶浆15-25份、柠檬酸氢二铵1.5-2.5份、葡萄糖15-25份、乙酸钠4-6份,磷酸氢二钾1.5-2.5份,硫酸镁0.5-1份,硫酸锰0.2-0.3份,吐温80 1-2份,蒸馏水适量;控制pH值为6-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性变温控制的具体过程为:先采用正常发酵温度发酵6~15h,然后进行第一次热激发酵处理,再降温至正常发酵温度发酵2-3h,之后进行第二次热激发酵处理,再次降温至正常发酵温度发酵8~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激发酵温度为比正常发酵温度高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3次以上热激发酵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正常发酵温度发酵6~10h,然后进行第一次热激发酵处理,再降温至正常发酵温度发酵2-3h,之后进行第二次热激发酵处理,再次降温至正常发酵温度发酵2~3h,之后进行第三次热激发酵处理,再次降温至正常发酵温度发酵6~10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包括: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cremoris),二丁酮链球菌(Streptococcus.diacetylacti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faec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啤酒片球菌(Pediococcus.cerecisiae)、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乳酸菌制剂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是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得到菌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5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