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4196.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9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王禹明;张可人;王芳媛;林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堂 餐具 自动检测 分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自动检测分类装置及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各大型企业、学校等食堂虽然已经普遍采用餐具集中清洗、消毒的装置,但是在未清洗餐具的回收环节仍然依靠人工来分类。人工分类餐具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就餐高峰时间工作强度大,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身体疲劳、甚至精神崩溃,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分类错误。
因此,为便于餐具的收集,一些餐具收集车应运而生;如授权公告号CN 201468474 U,授权公告日2010年05月19日,实用新型名称“收洗餐具车”,该收洗餐具车包括车箱体;所述的车箱体内底部有带多个过水孔的底隔板,底隔板下面空腔内有出水口。如授权公告号CN 203220099 U,授权公告日2013年10月02日,实用新型名称“食堂餐具回收车”,该食堂餐具回收车包括回收车主体;所述回收车主体上设有剩菜收集槽、托盘收集槽、筷子收集槽、不锈钢碗收集槽等,所述的回收车主体的表面设有剩菜收集槽、托盘收集槽、筷子收集槽和不锈钢碗收集槽。但上述产品智能化程度差,仍需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对处理后的餐具进行整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较高的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解决现有同类产品智能化水平较低、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包括传送带、分隔装置、夹紧装置、自动检测分类装置、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传送带、分隔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层上,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分隔装置的入口水平连接;所述分隔装置的出口端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垂直布置在上层和下层之间;所述自动检测分类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检测装置、分类装置;所述传送机构是一个封闭的轨道,包括第一直线轨道、第二直线轨道及两段圆弧轨道,所述第一直线轨道、第二直线轨道及两段圆弧轨道安装在所述下层上;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主体上,位于第一直线轨道的一侧;所述分类装置包括杆件、轨道、滑块;所述轨道安装在所述上层上,所述轨道上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轨道槽侧壁安装有直齿条;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轨道的轨道槽内,与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下底面之间开有孔,所述杆件穿过所述滑块的孔,所述杆件上设有竖直的凹槽和直齿,所述杆件上的凹槽与所述滑块上孔内的凸起移动副连接,所述杆件的底部安装有真空吸头;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的齿轮与轨道上的直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上的齿轮与所述杆件上的直齿相啮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杆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主体的高度,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宽度,所述直齿条的长度等于所述轨道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轨道的个数大于等于四个,水平间隔布置在所述上层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光电传感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真空吸头均与所述控制盒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机构的正下方放置有餐具收集车。
控制盒内主要有PLC电路板、电源开关、电路保护器,检测装置中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盒内的PLC电路板,PLC电路板通过检测装置中光电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真空吸头的开和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作过程中无需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成本;餐具能被准确的分类,并能被分类、有序码放,无需人工协助,节省人力资源;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模块、灵活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回收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6是一种食堂餐具自动检测分类装置编程程序实施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4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柜式大米色选机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车轮的喷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