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式数据挖掘的游客流量短时及趋势预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96129.6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胡中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N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新区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挖掘 游客 流量 趋势 预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流式数据挖掘的游客流量短时及趋势预测系统。
背景技术
自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智慧旅游”引起了国内广泛的关注。之后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兴的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根据劲旅咨询最新发布《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额约为29475亿元,其中在线旅行市场交易额约为2522亿元,中国旅游市场在线渗透率为8.6%。
人们面对着大量的数据,却往往无法找到需要的信息,信息爆炸使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迅速应用。
从技术角度来讲,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从商业角度来讲,数据挖掘是一种新的商业信息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对数据库中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有利于商业决策的关键信息和知识。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旅游监管部门及景区的信息化,监管部门、景区和其它机构积攒了大量的数据,为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目前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基础数据统计、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却并未实现对隐藏知识的充分挖掘;从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游客流量短时及趋势预测,挖掘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数据挖掘技术在旅游市场的应用,将使得现代旅游成为充满便捷、人性化、以及蕴含巨大经济市场的智慧旅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对具体旅游数据进行有效挖掘的能力,提供一种基于流式数据挖掘的游客流量短时及趋势预测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户终端和景区数据终端采集的数据,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多维度的统计,然后依据历史游客数据,根据景区接待量、游客流量走势、天气预报、国家法定节假日、民俗节日、宗教节日、景区节日等诸多因素,并参考门票、酒店、餐饮、导游、停车位的预定量,通过转化计算公式获得输入变量参数,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从而根据当前实测数据预测出未来短时段内(分钟、小时)、某月、某周、某日的游客高峰流量、低谷流量及总流量。
径向基函数网络由三个层组成,输入层、隐含层和线性输出层。输入层用于与外界的数据交换,其中包含很多节点;第二层是所有网络中仅有的一个隐含层,它负责输入数据的输入空间到隐含空间的非线性变换。一般来说隐含层包含高维数据,且维度越高,逼近越准确。输出层负责对隐藏节点活动作出反应。隐含层利用权重参数ω与输出层连接。整个RBF网络的输出表示为:
这里,Ri(x)代表激活函数,即径向基函数(RBF)。
其中,ci为数据中心,X(x1,...xn)T,Y(y1,...yn)T分别为输入和输出向量。
在非线性变换中,有多种基函数可以选择,比如:
1)Gaussian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6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图片对比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