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58087.6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2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芦川弘和;田代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F01N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废气后处理装置 连通管 主架 自卸 波纹管部 上游管部 一端连接 弯折的 前后方向延伸 上下方向延伸 废气流向 下游管部 侧方 车体 排出 支承 废气 伸出 净化 | ||
提供一种自卸车辆(1),其具备: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架(2);搭载于主架(2)的发动机(3);支承于主架(2)并净化发动机(3)的废气的废气后处理装置(10),自卸车辆(1)具备连通管(40),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发动机(3),另一端连接于废气后处理装置(10),使从发动机(3)排出的废气流向废气后处理装置(10),连通管(40)具有:从发动机向侧方伸出的上游管部(41);在相对于上游管部(41)弯折的状态下连接,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波纹管部(42);在相对于波纹管部(42)弯折的状态下连接的下游管部(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卸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使来自搭载于自卸车辆的发动机的废气流向废气后处理装置的连通管的改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利用专用的过滤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机颗粒过滤器)收集包含在来自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的废气中的粒子状物质(PM: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出于遵守废气限制的必要性,在搭载有柴油发动机的作业车辆,例如自卸车辆或轮式装载机上搭载有具备DPF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废气后处理装置设在来自发动机的排气路径的途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矿山等不平整地形或泥泞的柔软地形等行进的作业车辆中,若将废气后处理装置配置在车辆的下侧,则在行进中存在飞起的小石子等,或者车辆和废气后处理装置一起沉到泥中,从而有可能损伤废气后处理装置。因此,在这样的作业车辆中,提出了将废气后处理装置搭载在高处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轮式装载机中,废气后处理装置以重叠在发动机上的方式设成一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6495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废气后处理装置设于发动机上的情况下,使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流向废气后处理装置的连通管在卸下废气后处理装置后也覆盖发动机的一部分。当该部位与作业部位重叠时,在开始发动机的维护之前,需要卸下该连通管,从而发动机的维护性差。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维护性良好的自卸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自卸车辆具备:主架;搭载于所述主架的发动机;支承于所述主架并净化所述发动机的废气的废气后处理装置;所述自卸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连通管,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使从所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流向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所述连通管具有:从所述发动机向侧方伸出的第1管部;在相对于所述第1管部弯折的状态下连接,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管部;在相对于所述第2管部弯折的状态下连接,并朝向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延伸的第3管部。
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辆,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由连通管流向废气后处理装置。连通管首先向发动机的侧方延伸,在弯折后向上方延伸,再次弯折后朝向废气后处理装置延伸。即,连通管设在发动机的侧方,而不设在发动机的正上方。因此,当从上方进行发动机的维护时,即使不卸下连通管,连通管也不会成为障碍。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辆,能够使维护性良好。
在本发明的自卸车辆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管部以越向上越从所述发动机向侧方离开的方式倾斜延伸。
在本发明的自卸车辆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管部在相对于所述第1管部钝角弯折的状态下连接,所述第3管部在相对于所述第2管部钝角弯折的状态下连接。
在本发明的自卸车辆中,优选的是,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排列具有设于上游侧的颗粒过滤器装置和设于下游侧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所述连通管从斜下连接于颗粒过滤器装置。
在本发明的自卸车辆中,所述连通管优选形成为管道状或曲拐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的旋转装置和车辆座椅
- 下一篇:差厚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