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一种发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7145.2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君;王钊;唐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大多为分体式排气歧管,排气歧管的进气端与进气法兰连接,排气歧管的排气端与第一个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连接,第一个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端与排气法兰连接,排气法兰的出口还依次连接有消声器和第二个三元催化器。即目前的动力总成采用两级式催化器结构,这种排气歧管在整车安装的过程中,还要重新安装第二个三元催化器,致使整车装配的工艺性不高,布置空间的设计较困难。
同时,以往的排气歧管的排气端在四管汇合后直接与喇叭筒进行焊接,这样会增加焊接工艺的难度,且密封性也不容易保证。整个排气系统的抗震能力弱,可靠性低。
因此,如何优化整车装配工艺性,并且提高排气歧管的气密性和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用于优化整车装配工艺性,并且提高排气歧管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三元催化器、排气法兰和多个排气通道,多个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端连通于所述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的喇叭筒,所述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法兰连接,所述排气法兰与汽车后排系统连接,所述喇叭筒包括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所述第一半筒和所述第二半筒固定连接并组成筒状结构,所述喇叭筒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喇叭筒的内壁组成多个与每个所述排气通道一一对应的空腔,每个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端焊接固定于所述空腔中。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第一半筒与所述第二半筒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四个所述排气通道,四个所述排气通道分别为与发动机第一缸体连接的第一排气通道、与发动机第二缸体连接的第二排气通道、与发动机第三缸体连接的第三排气通道和与发动机第四缸体连接的第四排气通道,所述喇叭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交叉布置并且与所述喇叭筒的内壁组成与四个所述排气通道一一对应的四个所述空腔。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所述第四排气通道的长度为220~250mm,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和所述第三排气通道的长度为150~180mm,四个所述排气通道的管径均为28~30mm。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通过螺栓连接于进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连接于发动机的气缸盖。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三元催化器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三元催化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动机气缸体。
优选地,在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中,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为不锈钢的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三元催化器、排气法兰和多个排气通道,多个排气通道的排气端连通于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的喇叭筒,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端与排气法兰连接,排气法兰与汽车后排系统连接,喇叭筒包括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固定连接并组成筒状结构,喇叭筒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与喇叭筒的内壁组成多个与每个排气通道一一对应的空腔,每个排气通道的排气端焊接固定于空腔中。
本方案提供的排气歧管采用紧偶式的结构,并且在整车上采用一级催化器布置,因此,可降低整车后排气系统的制造和生产成本,优化了整车装配工艺性以及催化器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本方案还在喇叭筒的内部设置了多个隔板,这样可保证四个排气通道汇合焊接后的密封性,同时也优化了焊接的工艺性,提高了发动机的整机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该发动机产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发动机排气歧管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