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冷器、发动机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770.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文;胡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发动机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冷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中冷器的发动机和包括该发动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中冷器一般安装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其作用是冷却从增压器出来的高温气体,即在增压气体进入发动机之前对其进行冷却。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
如图1所示是传统的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中冷器包括第一气室21、进气管51、第二气室22、出气管52、芯体10、支脚30以及安装支架40,所述芯体10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室21和第二气室22之间,所述芯体10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室21和第二气室22连通,所述第一气室21通过进气管51与增压器连通,所述第二气室22通过出气管52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从增压器出来的增压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室21进入所述芯体10中冷却,从所述芯体10出来的冷却增压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气室22中,最后进入发动机。其中,所述增压器与所述进气管51(一般为钢管)的连接以及发动机进气口与所述出气管52的连接一般均通过软管连接,现以所述增压器与所述进气管51的连接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将所述软管分别套装在所述增压器的出口和进气管51的端口,然后通过管夹将所述增压器的出口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以及进气管51的端口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通过使软管收缩而夹紧,以达到不漏气的目的。
在上述中冷器中,所述增压器与所述进气管51的连接是通过软管连接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软管的两端套装在钢管上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动力总成装配到位后,最后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增压器与所述进气管51。而且,所述增压器的出口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以及进气管51的端口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均需要靠软管收缩进行夹紧,这样更加重了装配难度,成为制约生产线装配节拍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冷器,以克服传统中冷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冷器,该中冷器包括具有内腔的芯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出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法兰。
优选地,所述中冷器还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芯体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冷器包括多个支脚,每个支脚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安装板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使水平安装螺栓插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水平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使竖直安装螺栓插入的第二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支脚形成为L型结构。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中冷器。
优选地,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增压器,所述法兰通过软管连接于所述增压器或进气歧管,所述软管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法兰连接的凸缘。
优选地,所述软管上还套设有法兰压板,所述凸缘被夹在该法兰压板与所述法兰之间,以通过螺栓将所述软管连接于所述法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述发动机。
优选地,该车辆具有车架,所述中冷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焊接于所述车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和/或出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法兰,便于通过螺栓与软管、具有法兰接头的增压器或进气歧管等连接,与通过管夹连接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具有安装方便、快速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安装到车架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中冷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中冷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中冷器沿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芯体; 11:散热带; 12:散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机的燃烧室
- 下一篇:中冷器芯体及具有该芯体的中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