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855.0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雷;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阻尼 衰减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发动机用张紧器,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到一种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
背景技术
人们对汽车发动机振动和噪音问题要求越来越严格,带阻尼机构的自动式皮带张紧器能够很好地解决发动机前端附件面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但目前阻尼机构技术大都存在阻尼力不足或阻尼衰减剧烈的问题。
如图6、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典型代表,装配后,碟形弹簧25被轴向压缩,并产生轴向力,推动阻尼件26与盖板27在两者结合面28处贴紧,阻尼件26的材料为耐磨尼龙,当张紧器工作时,阻尼件26与盖板27发生相对转动,因此在结合面28产生摩擦阻尼,这种技术,需要碟形弹簧25具有较大钢度,即碟形弹簧在轴向上非小的压缩量产生较大的轴向力,通常使用的钢度水平接近2000N/mm,这就造成所有相关零件在轴向上的累积制造公差,对轴向力影响非常大,所获得的阻尼力不稳定,另外,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磨损会造成零件轴向尺寸的变化,碟形弹簧25的压缩量会减小,进而影响阻尼力,阻尼衰减可以达到50%以上。
如图8、图9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典型代表,装配后,弹簧30被加载,这种技术的弹簧加载方式为拉动(区别于本专利的推动)弹簧两端第一挂钩32和第二挂钩33,弹簧被加载后,其内径缩小,阻尼套29在圆周上被弹簧内径抱紧,并紧贴张紧臂31的圆柱面34,在张紧器工作时,阻尼套29与张紧臂31的圆柱面34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产生摩擦阻尼,这种技术,因为摩擦阻尼的正压力来源只有一个,因此摩擦阻尼扭矩与弹簧扭矩比值很难超过0.6,不能满足一些需要大阻尼的系统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包括基座、张紧臂和设置于基座内的弹簧和阻尼块, 所述基座具有一个基座内圆柱面;所述阻尼块具有一摩擦面,该摩擦面与所述基座内圆柱面贴合,在相对运动时形成摩擦阻尼;所述张紧臂具有一个凸块,在所述张紧臂绕所述基座旋转时,所述凸块推动所述阻尼块运动;所述弹簧类型为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个端面即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与所述阻尼块和基座相抵接,所述弹簧在加载时径向扩张,其外径推动所述阻尼块贴紧所述基座内圆柱面。
基座内圆柱面与阻尼块相对运动产生摩擦阻尼,张紧臂绕基座旋转推动阻尼块运动,而阻尼块带动弹簧扭转,提供张紧器所需扭矩,并且与张紧臂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提供摩擦阻尼的第一正压力,同时,弹簧在扭转时外径扩张,推动阻尼块贴紧基座内圆柱面,形成摩擦阻尼的第二正压力,由于第一正压力和第二正压力同时作用,所以形成大摩擦阻尼,阻尼扭矩与弹簧扭矩比值可达0.85以上。由于第一正压力与第二正压力均来源于弹簧提供的扭矩,(并且大小与弹簧扭矩线性相关),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磨损造成的零件尺寸的变化,对弹簧被加载时扭转的角度影响极其轻微,因此弹簧扭矩变化非常小,阻尼衰减主要因素为弹簧自身扭矩衰减,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其值不超过15%。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块具有两个端面即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分别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面和张紧臂上的凸块贴合,在所述弹簧加载时与所述凸块形成合力,提供摩擦阻尼第一正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块具有一个内圆柱面,在所述弹簧加载并径向扩张时与所述弹簧外径压紧,提供摩擦阻尼第二正压力。
作为优选,阻尼块由阻尼套和骨架组合而成,骨架为刚性结构,阻尼套由弹性材料制成,阻尼套和骨架两者之间的结合部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啮合齿。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阻尼较大,并且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阻尼衰减轻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一个较佳实例的张紧器位置和皮带绕向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A-A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B-B剖视图,示出了各零件的受力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张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一种张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张紧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现有的一种张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张紧器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