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9901.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贵斌;庄镇华;沈锐鸿;林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9/04 | 分类号: | F01P9/04;F01P11/16;F01P11/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发动机 节能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工作可靠性。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需根据发动机的散热量及车辆的使用工况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在任何工况下均能对发动机进行有效地冷却。
目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技术是采用中间过渡轮的风扇传动机构,利用带传动带动风扇旋转来达到散热的目的。这种冷却系统不能对冷却强度进行调节, 冷却风扇系统无法与发动机散热要求取得全程式的最佳匹配, 会产生冷却强度的富裕和浪费,而且风扇噪声比较大。为了对冷却强度进行有效地调节和降低噪声,采用电子风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冷却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73870.1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发动机冷却方法及系统装置,该装置采用电子风扇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通过电子风扇的分级逻辑控制,实时精确的控制发动机出水温度和发动机进气温度。所述电子风扇的分级逻辑控制是采用两组电子风扇,整车控制器输出一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组电子风扇的启动和停止;输出二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组电子风扇的启动和停止;电子风扇分级控制表现为:第一组电子风扇滞后启动和优先停止;第二组电子风扇优先启动和滞后停止。所述的两组电子风扇的分级逻辑控制模式如下:
(1)当发动机进气温度小于52℃且发动机出水温度小于82℃时,两组风扇均停止;
(2)当发动机进气温度大于52℃而且小于58℃或发动机出水温度大于82℃而且小于95℃时,第二组风扇优先启动,而第一组风扇停止。
(3)当发动机进气温度大于58℃或发动机出水温度大于95℃时,两组风扇均启动。
然而,该装置的散热器与中冷器采用的是串联式布置,所有风扇同时安装在串联布置的散热器与中冷器一侧,只是人为的将风扇分为两组,当发动机进气温度或发动机出水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两组电子风扇的一组或者两组同时启动,ECU中央控制器按“孰高”原则控制风扇,不能实现发动机水气温的独立实时控制,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不够高,以及不能够根据发动机进气温度和发动机出水温度变化对发动机水气温独立实时控制,而造成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且可以对发动机水气温独立实时控制的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中冷器模块和散热器模块,还包括ECU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冷器模块包括中冷器以及设置在该中冷器一侧的中冷器电子风扇组,该中冷器通过气管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的散热器模块包括散热器以及设置在该散热器一侧的散热器电子风扇组,该散热器通过水管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的ECU中央控制器分别独立控制所述的中冷器电子风扇组及散热器电子风扇组。
所述的中冷器一侧设置有中冷器护风圈,所述的中冷器电子风扇组设置在该中冷器护风圈内。
所述的散热器一侧设置有散器护风圈,所述的散热器电子风扇组设置在该散热器护风圈内。
所述的电子风扇组设置多个电子风扇,且多个电子风扇均为吸风式风扇。
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通过发动机出气管路与发动机增压器连接,该中冷器的出气口通过发动机进气管路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发动机出水管路与发动机上的节温器连接,该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发动机回水管路与发动机上的水泵连接。
所述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温传感器、进水水温传感器、出水水温传感器、用来感测发电机信号的发电机信号插件以及温度显示模块,与所述的ECU中央控制器一起构成系统的逻辑控制部分;该气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管路中;该进水水温传感器和出水水温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中;该温度显示模块安装在仪表台上。
所述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膨胀水箱,该膨胀水箱设置在冷却系统的最高处,与发动机进水管路连接。
所述发动机上的节温器还连接有水暖取水管路,在发动机回水管路上还连接有水暖回水管路。
所述水暖取水管路连通有尿素溶液加热取水管,所述发动机回水管路连通有尿素溶液加热回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9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进气双压端增压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抽汽逆止门泄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