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汽车玻璃凹模耐磨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378.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武;张建明;徐孟蕃;李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4/02 | 分类号: | C23C4/02;C23C4/12;C23C4/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汽车玻璃 耐磨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玻璃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汽车玻璃凹模耐磨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玻璃钢化模具凹模材料采用的都是耐高温不锈钢材料,其牌号为310S,此材料特性为耐高温、耐腐蚀,但该材料摩氏硬度较低,只有4.5级,不够耐磨,特别在应对大拱高、小曲率、深弯的玻璃时,模具两侧边部容易磨损,使玻璃边部产生模具痕迹、刮伤、爆边等缺陷,导致玻璃外观不良,引起客户批量投诉,降低客户满意度。而在生产过程中,要解决这些缺陷,则必须不断地对凹模磨损处进行打磨抛光,频次较高,每生产400片玻璃时,需把凹模从700℃左右的高温炉内拉出冷却,才可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还要把凹模送进炉内重新升温加热,整个过程约需2小时,极大影响设备产能,同时也浪费不少电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提高汽车玻璃凹模耐磨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汽车玻璃凹模耐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汽车玻璃凹模先进行喷砂处理,然后对汽车玻璃凹模表面进行低温局部加热,并进行等离子喷涂氧化锆陶瓷层。
所述的喷砂处理具体为把凹模其他非使用面用胶纸保护起来,然后把凹模放进喷砂房,对使用面用24#棕刚玉砂进行喷砂,喷砂压力为0.5-0.6mpa,喷砂面要达到Sa级。
所述的低温局部加热具体为先用氧乙炔焰对凹模使用面进行局部烘烤除油,温度控制在60-70℃,以保证其涂层粘附性。
所述的等离子喷涂具体为先用镍铬粉对凹模使用面进行等离子喷涂,喷涂功率为18KW,涂层厚度≤0.10mm,此涂层作为打底层;然后再用氧化锆陶瓷粉再对喷涂面进行等离子喷涂,喷涂功率为35KW,涂层厚度控制在0.10-0.20mm,采用导轨夹枪喷涂,喷涂距离为100mm,可以控制喷枪的移动速度和喷出量,以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厚度。
所述的氧化锆陶瓷层的厚度为0.20~0.25mm,其主要成分为镍铬粉(NiCr)占20%+氧化锆陶瓷粉(CrO2)占80%,在喷涂前,需对喷涂粉末用电炉在100℃下烘烤1小时。
所述的汽车玻璃凹模包括与成型汽车玻璃形状相匹配的凹模型面、凹模型面下方设置的凹模本体,凹模本体四周设置的凹模毛坯,凹模本体通过其下方设置的凹模支撑脚固定在凹模支架总成上,所述的氧化锆陶瓷层喷涂在所述凹模型面表面。
上述凹模的使用面即为放置玻璃的凹模型而。
本发明是在原有汽车玻璃凹模材料的基础上,对凹模表面先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以便于产生一层粘附层;再对凹模表面进行低温局部加热,并喷涂上等离子氧化锆陶瓷层,此陶瓷层摩氏硬度为7级,与玻璃相近,具备耐高温、高硬度、耐磨损的特性,并且具有很高的粘附性,最终使凹模表面产生高耐磨性的陶瓷涂层,以达到显著提高产能和玻璃外观质量的目的。经过实际的实施以后,此新型陶瓷涂层凹模在产能上比原凹模提高一倍,成品率提高30%以上,玻璃外观质量也更好,降低了客户投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在不改变原有凹模材料基体的前提下,对凹模表面采用氧化锆陶瓷材料喷涂,使其表面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白色细腻的、硬度高且耐磨性好的粘附层,其具备以下儿个优点:
1.氧化锆的热膨胀系数为12.2×10-6m/K,与凹模基体(15.9×10-6m/K)接近,在钢化炉700℃高温下,两者膨胀量接近,涂层不会发生脱落;
2.氧化锆陶瓷材料的摩氏硬度与玻璃相同(7.0级),在压制过程中,涂层不发生变形,长期与玻璃接触后,不会磨损,表面保持光滑均顺,压制产品不会发生爆边、刮伤、压痕等外观质量问题;
3.氧化锆陶瓷材料质地细腻,涂层薄且均匀地覆盖在凹模表面上,不改变凹模表面原有的曲率趋势,与凸模匹配完好,不会影响玻璃固有的成型状态;
4.氧化锆陶瓷材料高硬度高耐磨,对凹模的使用寿命有显著提升,从而大大提升炉子产能,释放设备产能不足的压力,有效节省电耗,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凹模组装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凹模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凹模与凸模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