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7684.0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焦伟;冯巍;虞璐伊;边淑伟;周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24 | 分类号: | F16H61/24;F16H59/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转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汽车 传动系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变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 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自动变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轿车日益普及的 今天,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应用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是新一代的机械式变速器。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重 量轻、价格便宜等优点,起步和换挡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装载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奇数档位与奇数离合器联结在一起, 偶数档位与偶数离合器联结在一起。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传递的动力从实 际档位对应的离合器输入轴转速过度到目标档位对应的离合器输入轴转速, 实现动力的不间断传递。
但是,由于在升档过程,上述的两根离合器输入轴的转速不一致,若结 合时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与目标离合器输入轴转速之间相差较大,使得升档过 程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较大,严重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升档惯性阶段档位之间的平稳过度,降 低对车辆造成的冲击,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
在升档惯性阶段,采集发动机转速;
当所采集的发动机转速未按照预设的变化曲线变化时,调节发动机扭矩 和离合器扭矩,直至发动机转速在预设时间内达到预设的转速。
可选地,随着时间变化,所述预设的变化曲线包括发动机扭矩下降阶段 和发动机扭矩恢复阶段,在所述发动机扭矩下降阶段,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按 照预设的第一斜率下降,在所述发动机扭矩恢复阶段,所述发动机转速按照 预设的第二斜率下降,其中,所述第一斜率大于所述第二斜率。
可选地,当所采集的发动机转速未按照预设的变化曲线变化时,调节发 动机扭矩和离合器扭矩,直至发动机转速在预设时间内达到预设的转速,包 括:
当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下降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一斜率或者第二斜率时,增 大发动机扭矩,并维持离合器扭矩恒定;
当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下降的速率小于所述第一斜率或者第二斜率时,将 发动机扭矩维持在预设扭矩,并增大离合器目标扭矩。
可选地,所述维持离合器扭矩不变包括:通过维持所述离合器内的油压 恒定,维持离合器扭矩恒定。
可选地,所述增大离合器目标扭矩包括:通过增大所述离合器内的油压, 增大离合器的目标扭矩。
可选地,所述在升档惯性阶段,采集发动机转速,包括:在升档惯性阶 段,采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采集发动机转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转速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适于在升档惯性阶段,采集发动机转速;
调节单元,适于当所述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发动机转速未按照预设的变化 曲线变化时,调节发动机扭矩和离合器扭矩,直至发动机转速在预设时间内 达到预设的转速。
可选地,随着时间变化,所述预设的变化曲线包括发动机扭矩下降阶段 和发动机扭矩恢复阶段,在所述发动机扭矩下降阶段,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按 照预设的第一斜率下降,在所述发动机扭矩恢复阶段,所述发动机转速按照 预设的第二斜率下降,其中,所述第一斜率大于所述第二斜率。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调节子单元,适于当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下降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一斜 率或者第二斜率时,增大发动机扭矩,并维持离合器扭矩恒定;
第二调节子单元,适于当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下降的速率小于所述第一斜 率或者第二斜率时,将发动机扭矩维持在预设扭矩,并增大离合器目标扭矩。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子单元适于通过维持所述离合器内的油压恒定, 维持离合器扭矩恒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子单元适于通过增大所述离合器内的油压,增大 离合器的目标扭矩。
可选地,所述采集单元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装置
- 下一篇: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低温换挡优化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