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补料提高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菌丝体产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537.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姚一建;李潇英;任蜀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提高 冬虫夏草 液体 发酵 菌丝体 产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菌丝体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冬虫夏草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待培养体系中碳源和氮源的含量均下降至初始浓度的50%-60%时,向所述培养体系中补充所述碳源和所述氮源,继续培养,从而得到产量提高的冬虫夏草菌丝体;
所述冬虫夏草菌为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1621 CGMCC NO. 6445;
向所述培养体系中补充所述碳源和所述氮源为:向每50mL初始培养体系中补充8-12mL液体;所述8-12mL液体中含有0.8-1.6g作为所述碳源的葡萄糖、0.35-0.7g作为所述氮源的鱼蛋白胨和0.105-0.21g作为所述氮源的酵母提取物,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冬虫夏草菌进行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为半合成培养基;所述半合成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浓度如下:葡萄糖 30.0-50.0g/L, 鱼蛋白胨 5.0-10.0 g/L,酵母提取物 1.0-3.0 g/L,磷酸二氢钾1.0-1 g/L,硫酸镁0.5-1.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冬虫夏草菌进行液体发酵,为:将所述冬虫夏草菌的种子液按照1:(7-11)的体积比接入到所述半合成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培养体系中补充所述碳源和所述氮源的时间为将所述冬虫夏草菌的种子液接入到所述半合成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的第5-1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为15-18℃、100-150rpm、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所述培养的时间为6-9天。
6.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冬虫夏草菌的种子液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a1)将所述冬虫夏草菌的原始菌种接种于固体菌种培养基上,15-18℃黑暗培养90-120天,获得冬虫夏草菌菌种;
(a2)将所述冬虫夏草菌菌种用水制成菌悬液,将所述菌悬液接种于液体菌种培养基中,15-18℃、100-120 rpm、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12-16天,得到冬虫夏草菌第一菌种液;
(a3)将所述冬虫夏草菌第一菌种液按照1:(7-11)的体积比接种于所述液体菌种培养基中,15-18℃、100-150 rpm、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12-16天,得到冬虫夏草菌第二菌种液;所述冬虫夏草菌第二菌种液即为所述冬虫夏草菌的种子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固体菌种培养基的组成如下:30.0-50.0 g麦麸、200.0 g土豆、10.0-20.0 g葡萄糖、3.0-5.0 g鱼蛋白胨、1.0-2.0 g酵母提取物、20.0 g琼脂,余量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组成如下:30.0-50.0 g麦麸,200.0 g土豆,10.0-20.0 g葡萄糖,3.0-5.0 g鱼蛋白胨,1.0-2.0g酵母提取物,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5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表达中华绒螯蟹甲壳素的酿酒酵母工程菌
- 下一篇:一种树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