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17282.X | 申请日: | 2013-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J·B·科芬;J·R·奥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工艺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K3/00 | 分类号: | F02K3/00;F02C7/00;F02C7/36;F02K9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傅永霄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涡轮 发动机 风扇 驱动 齿轮 传动系统 阻尼 | ||
本发明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阻尼器。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风扇部段。涡轮部段通过齿轮传动架构联接到风扇部段。所述齿轮传动架构包括在一位置相互间隔开地布置的扭矩框架和挠性支撑件。齿轮系通过扭矩框架支撑。阻尼器布置在位于所述位置的所述扭矩框架和所述挠性支撑件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齿轮系被应用到燃气涡轮发动机中,以提供例如涡轮部段和风扇之间的齿轮减速。所述齿轮系相对于静态结构被支撑。在操作期间,所述齿轮系会产生振动输入到静态结构和其他部件上,这可能并非所期望的。此外,所述支撑结构可能传递振动输入到所述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中,这种振动输入对于所述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来说可能是重合的或不想要的。典型地,具有波纹件的挠性支撑件将齿轮系固定到静态结构上,以允许所述齿轮系与静态结构之间的一定相对运动。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在一位置相互间隔开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齿轮系通过所述第一构件被支撑。阻尼器在所述位置处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是扭矩框架。所述第二构件是具有波纹件的挠性支撑件。所述挠性支撑件被固接到静态结构。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相对于所述位置来说径向向内地间隔开的区域内,所述扭矩框架和所述挠性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阻尼器周向地布置在所述扭矩框架和所述挠性支撑件之间。所述波纹件被设置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阻尼器之间。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扭矩框架支撑供安装星齿轮的行星架。太阳轮相对于所述星齿轮在中心地且与所述星齿轮啮合地布置。齿圈外接所述星齿轮并且与所述星齿轮啮合。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风扇联接到齿圈上,低速轴联接到所述太阳轮上。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在轴向方向上相互对齐。所述阻尼器在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延伸并容纳在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内。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是具有相对的端部的管件,每个端部支撑密封件。每个密封件接合相应第一孔和第二孔。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管件具有腔室。在所述管件中设置有孔并且所述孔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提供粘性阻尼腔室。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系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产生振动输入。所述孔和所述粘性阻尼腔室构造成阻尼所述振动输入。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端部包括容纳相应密封件的环形槽,横向侧被设置在每个端部上,其中相应端部的环形槽被设置在所述横向侧之间。所述横向侧设置有圆形锥部,所述圆形锥部远离相应端部的环形槽径向向内地延伸,并且构造成允许所述阻尼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铰接。
在任何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管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端部之间的颈部,所述颈部具有比所述端部的直径更小的直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燃气涡轮风扇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阻尼器包括管件,所述管件具有相对的端部,每个端部具有环形槽。所述颈部布置在所述端部之间并且具有小于所述端部的直径的直径。横向侧被设置在每个端部上,其中相应端部的环形槽被设置在所述横向侧之间。所述横向侧具有圆形锥部,所述圆形锥部远离所述相应端部的环形槽径向向内地延伸。所述管件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在每个端部具有开口,孔被设置在所述管件中并且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工艺公司,未经联合工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