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97915.4 | 申请日: | 2013-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雄;石裕辉;谢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B60K5/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4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发动机 悬置 软垫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软垫总成,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作为动力总成重要的支承件及隔振元件,对软垫总成的刚度及结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悬置软垫托架总成在特定方向上无法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刚度优化空间小,只能单一用于4缸机或6缸机,通用性差,并且由于刚性接触较多,因此在减振效果、限位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疲劳性能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无法满足汽车使用寿命的要求。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739425U,公开日:2011年2月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但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减振效果不佳,在恶劣路况时橡胶层容易发生过大位移而出现撕裂,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减振效果不佳,在恶劣路况时橡胶层容易发生过大位移而出现撕裂,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振效果好,在恶劣路况时橡胶层不会发生过大位移而出现撕裂,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汽车用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用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包括托架和支架,所述托架由底板和鞍形支撑件构成,鞍形支撑件的端面固定在底板的侧面上,鞍形支撑件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侧橡胶单元,鞍形支撑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侧面橡胶单元,鞍形支撑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方橡胶单元,托架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支架,支架为马鞍形,支架的内侧顶面与上方橡胶单元相贴合,支架的两侧内表面与侧面橡胶单元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所述鞍形支撑件的顶面、底端平面以及两腰共同构成等腰梯形,两腰所形成的夹角为140度。
所述侧面橡胶单元的外侧面上通过连接板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伸出端。
所述支架的底部中间设置有伸入鞍形支撑件下端槽口内部的限位凸起。
所述支架的内侧面上对应于限位板伸出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插接有限位板伸出端,矩形槽的外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挡板。
所述支架的顶面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底板上对称开设有三个螺纹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由底板和鞍形支撑件构成,托架的上表面及两腰设置有内侧橡胶单元、侧面橡胶单元以及上方橡胶单元构成的软垫,托架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支架,通过限位板伸出端、限位凸起进行卡接安装,使得托架和支架构成了一个整体。
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悬置软垫总成有效的使得X、Y、Z三向位移得到了控制,并且起到良好的隔振作用,有效防止了软垫过大位移出现撕裂的风险,提高了软垫总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刚性碰撞,减振性能好,保护了发动机、变速箱的周边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托架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放置橡胶单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放置限位板3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架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托架1,支架2,底板1-1,限位板3,限位挡板4,连接板5,矩形槽6,限位板伸出端7,鞍形支撑件1-2,内侧橡胶单元8,侧面橡胶单元9,上方橡胶单元10,限位凸起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用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包括托架1和支架2,所述托架1由底板1-1和鞍形支撑件1-2构成,鞍形支撑件1-2的端面固定在底板1-1的侧面上,鞍形支撑件1-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侧橡胶单元8,鞍形支撑件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侧面橡胶单元9,鞍形支撑件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方橡胶单元10,托架1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支架2,支架2为马鞍形,支架2的内侧顶面与上方橡胶单元10相贴合,支架2的两侧内表面与侧面橡胶单元9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所述鞍形支撑件1-2的顶面、底端平面以及两腰共同构成等腰梯形,两腰所形成的夹角为140度。
所述侧面橡胶单元9的外侧面上通过连接板5安装有限位板3,限位板3靠近底板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伸出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7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