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加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5516.X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向东;庄大石;刘建;王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2 | 分类号: | F02N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加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加温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诸如活塞发动机),由于产品本身特性,在气温低时,首次起动特别困难或发生抖动现象,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
发动机(诸如活塞发动机)首次起动困难或发生抖动的根本原因是汽缸内燃烧不好、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点火能量低;2、火花塞的点火间隙增大;3、油气混合比不合适;4、气门和进气道积碳;5、滑油粘度大;6、因空气和油品不符合要求等其他因素。
对于应用于飞行器上的发动机(诸如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来说,在冷起动时发抖或无法起动很普遍,需多次攀桨、重复起动,起动后要进行长时间的温车,如此对发动机磨损大,浪费燃料,不利于即时飞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加温系统,以对发动机整体快速预热。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加温系统,包括热风机和用于罩设在发动机上的柔性风罩,其中,柔性风罩与热风机的出风管口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柔性风罩的第一端与热风机的出风管口连接,第二端具有可收紧的套口。
进一步地,上述柔性风罩为布袋。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加温系统还包括支撑热风机的移动小车。
进一步地,上述热风机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中的风机、以及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其中,出风管口设置在筒体的轴向端部。
进一步地,上述筒体的进风口处设有风量调节板。
进一步地,上述出风管口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上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上述加热装置呈盘状,包括多组可选择加热的加热元件。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在风机的出风侧沿筒体的轴向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热风机和柔性风罩为发动机预热加温,使发动机各部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进而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如此提高了发动机一次性起动成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用长时间温车,减少燃油消耗,提高即时飞行的可靠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加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加温系统的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热风机; 12、柔性风罩;
13、移动小车; 14、控制面板;
121、套口; 111、筒体;
112、风量调节板; 113、风机;
114、加热装置; 115、保温层;
116、出风管口; 131、推把;
20、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加温系统的在工作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加温系统包括热风机11和在热风机11的出风管口116相连的柔性风罩12,该柔性风罩12用于套设在待预热的发动机20上,其在使用时处于展开状态,在不使用时处于收叠状态。
在发动机起动之前对其加热3至5分钟,使其各部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如此可提高发动机一次性起动成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用长时间温车,减少燃油消耗,提高即时飞行的可靠性。在针对某机场的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的试车试验中,发动机一次起动成功率可达95%,发动机首次起动的抖动现象大幅减少。
优选地,柔性风罩12为布袋,完全张开时呈喇叭状,具有可收紧的套口121,例如该套口121上缝合有弹性带,和/或在套口上配备拉绳。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场合,柔性风罩为拼装结构,例如由若干布块通过拉链或微克劳粘扣临时拼装。通过设置柔性风罩12,可使热风更有效地利用,减少浪费,同时提高发动机的加温效率。
优选地,热风机11支撑在移动小车13上,该移动小车13上设有推把131,以便人工进行场地移动,该移动小车13同时可供柔性风罩12收叠放置于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5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移动式机油/冷却液电加热循环系统
- 下一篇:高效拨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