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歧管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807.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生;晁鑫;包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鹏松;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及具有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排放法规的加严,电控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取代传统的化油器式汽油机是一种必然。但电喷汽油机的进气系统,如进气歧管的尺寸、形状等对进气阻力、进气均匀性以及充气效率等影响非常大,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不同使用要求的发动机有相应的进气系统与之匹配。因而进气歧管的设计已成为电喷汽油机的一项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应用较多的新技术为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和可变进气涡流系统,此类进气歧管虽然能有效提高发动机性能及油耗,但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较复杂,成本大大增加,所以价格十分昂贵。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简化进气系统,合理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性能及油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进气歧管,其包括:
主谐振腔;
总管气道,其一端连通进气口,另一端连通所述主谐振腔;
多个歧管气道,每个歧管气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谐振腔,另一端连通出气口;及
副谐振腔,其通过谐振管连通所述主谐振腔,且至少部分地布置于主谐振腔与所述歧管气道之间;
其中,依次通过进气口经总管气道、主谐振腔及各歧管气道至出气口的空气通路不经过所述副谐振腔。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歧管气道围绕所述主谐振腔,并且所述歧管气道围绕所述主谐振腔的角度超过220度。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副谐振腔与所述主谐振腔具有共同的壁,所述谐振管设置于所述共同的壁。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副谐振腔与至少一个所述歧管气道具有共同的壁。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副谐振腔的部分壁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歧管气道,而且所述副谐振腔的体积固定。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谐振管从所述共同的壁延伸向所述副谐振腔内。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谐振管在所述副谐振腔内具有基本垂直的弯折。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进气口具有用于连接节气门的法兰,贯穿所述法兰设置多个通孔。
在前述的进气歧管中,可选地,所述出气口具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法兰,贯穿所述法兰设置多个通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发动机,其包括前述的进气歧管,所述进气口连接节气门,所述出气口连接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结构简单,无任何可变机构,成本大大降低,布置紧凑,有利于发动机前仓布置,并且,利用赫尔姆霍茨谐振效应在发动机部分工况达到增压效果,提升发动机部分工况性能及油耗,与自然吸气结构相组合可达到填补外特性扭矩特性的凹坑效果,解决传统自然吸气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不平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及具有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简化进气系统,减少发动机成本,合理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性能及油耗。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与没有副谐振腔的发动机的扭矩对比曲线;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图2所示进气歧管的剖视示意图;及
图4显示图3所示进气歧管沿A-A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锚杆封孔器
- 下一篇:用于地面加工机的刀架、支承件及地面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