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5604.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桂小林;王双龙;王斌;韩泽明;张金龙;刘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机构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构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用于驱动气门的开闭,其配气相位一般基于发动机某一狭小工况范围的局部优化而确定,在工作过程中固定不变,且气门运动规律完全由凸轮型线决定。但是由于凸轮型线单一,不能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需求情况而调整气门运动规律,不能同时适应发动机不同的运行工况,油耗较高,排放较差,同时不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且一般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只能改变气门开启最大升程,改变方式比较单一,且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控制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该配气机构可以实现气门的二次开启,同时还可以延长气门开启持续的时间,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配气机构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气门机构;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的底部构造有驱动型面,所述驱动型面适于驱动气门机构的气门沿平行于气门中心线的方向运动;第一滚子、第二滚子和第三滚子,所述第一滚子、所述第二滚子和所述第三滚子均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摇臂组件上,所述第一滚子与所述第三滚子同轴布置;第一凸轮轴和第二凸轮轴,所述第一凸轮轴具有第一凸轮且所述第二凸轮轴具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抵靠所述第一滚子且所述第二凸轮抵靠所述第二滚子;压块,所述压块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组静止,所述压块上构造有圆弧曲面,所述第三滚子紧贴在所述圆弧曲面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凸轮轴与所述第二凸轮轴相对相位的相位调节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可以实现气门二次开启及气门开启持续期增加的目的,在实现气门二次开启时,可以实现扫气功能或提高内部EGR,同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气机构其摇臂组件更加简单、紧凑,零部件少,成本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部和驱动部,所述摇臂部内形成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朝向所述第一凸轮轴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凸轮轴的一侧分别敞开,所述第二滚子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驱动部设在所述摇臂部的底部,所述驱动部构造为片状体且底面为弧面以构成所述驱动型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臂部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部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隔开;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上部之间,所述下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下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臂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滚子,所述第一滚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三滚子,所述摇臂部的顶部、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第三滚子通过第一销轴相连,所述第二滚子通过第二销轴而可枢转地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还包括:气门摇臂和液压挺柱,所述气门摇臂上设置有气门摇臂滚子,所述气门的顶部与所述气门摇臂的一端配合,所述液压挺柱与所述气门摇臂的另一端配合,所述驱动型面抵靠在所述气门摇臂滚子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块的朝向所述第三滚子的侧面构成所述圆弧曲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块内形成有减重空腔,所述减重空腔的背离所述第三滚子的一侧敞开,所述减重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门机构包括两个气门,每个所述气门均对应一个摇臂组件以及相应的滚子和压块;所述第二凸轮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轴和外轴,所述第二凸轮包括内轴凸轮和外轴凸轮,所述内轴凸轮固定在所述内轴上且所述外轴凸轮固定在所述外轴上,所述内轴凸轮和所述外轴凸轮分别对应两个摇臂组件,所述相位调节机构还用于调节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的相对相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气机构,由于采用同心凸轮轴的机构,还能实现同一气缸的同一侧(例如,排气侧)的两个气门不同步工作,改变燃烧室内涡流滚流,改善燃烧,或者针对不同工况而适应性控制各个气缸的气门升程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满足发动机的各种工况,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位调节机构为双转子相位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