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2337.2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缪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发动机 悬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中柴油发动机用固定设备,尤其涉及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四缸柴油机广泛应用在小型工程机械的工业车辆上。由于柴油机中的活塞连杆系统的二阶往复惯性力不平衡,相对于六缸柴油机来说,四缸柴油机运行时的振动更为剧烈;基于此,人们会将四缸柴油机的减振垫套用六缸柴油机的结构,将其等比例缩小后使用,以达到四缸柴油机减振的效果,但是这种套用方式往往存在各种弊端,减振性能不好,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能同时满足低转速时大刚度和高转速时小刚度的需求。针对小型四缸柴油机,没有配套使用的减振悬置装置,目前需要设计出配套使用的减振悬置装置,以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和刚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上述弊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针对小型四缸柴油机的悬置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满足减振性能的同时,又能满足低转速时大刚度和高转速时小刚度的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下减振胶垫、上减振胶垫,所述的下减振胶垫位于下部,上减振胶垫位于上部,上下减振胶垫均为全橡胶结构,下减振胶垫与上减振胶垫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倒角,上减振胶垫上与外倒角对应处设置有内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减振胶垫为凸形圆台结构,下部为大径圆台,上部为凸台,其中心设置有下通孔,组合后的上减振胶垫中心设置的上通孔与下减振胶垫上的下通孔对应,形成通孔,通孔内装置有连接螺杆,通孔内的连接螺杆外部套有螺杆轴套。
所述的连接螺杆完全贯穿通孔,螺杆轴套贯穿下通孔,螺杆轴套顶端距上减振胶垫的上端面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形成空隙,另外,连接螺杆采用标准件,可有效降低成本。
所述的大径圆台的两个端面边缘处各设置有两阶凸台,分别为一级凸台和二级凸台,凸台在不同的压缩量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刚度值,凸台结构是为了在不同转速时产生不同的刚度,以达到最优的减振效果,下减振胶垫中大径圆台底端的下通孔处设置有螺头槽,装置后的连接螺杆的螺头靠近螺头槽一端。
上减振胶垫的作用主要是限制柴油机向上跳动,将其尺寸减小,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下减振胶垫与螺栓轴套分体式配合,结构简单易加工,节约成本,该悬置装置与柴油机的支角连接,横向足够厚的橡胶层保证了横向刚度,能有效的平衡柴油机横向的剪切振动,当下减振胶垫、上减振胶垫、连接螺杆、螺杆轴套组合后,通过锁紧连接螺杆使该悬置装置连接到柴油机支角上,当整个悬置装置被压缩到螺杆轴套的长度时,也就是螺杆轴套与上减振胶垫的空隙被压实后,停止锁紧连接螺杆,悬置装置安装完成。
对于安装后的悬置装置,当柴油机低转速工作时,柴油机悬置支角处于振动加速度较小、振动位移较大的状态下,这时较大的振动位移会将两级凸台全部压平,悬置装置产生了最大的刚度;随着转速的上升,柴油机悬置支角处的振动加速度加大、振动位移逐步减小,处于中转速阶段,二级凸台被压平,这时的悬置装置刚度也减小;当柴油机达到最大转速时,其悬置支角处的振动加速度达到最大,振动位移最小,这时没有任何一级凸台被压平,悬置装置刚度最小。两级凸台在柴油机的不同运行状态下产生了三种不同刚度来适应柴油机不同转速阶段对刚度的不同需求,合理的刚度匹配使悬置装置总能产生最好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悬置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悬置装置中下减振胶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局部放大图A
附图4为该悬置装置中上减振胶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下减振胶垫1、上减振胶垫2,所述的下减振胶垫1位于下部,上减振胶垫2位于上部,下减振胶垫1与上减振胶垫2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倒角7,上减振胶垫2上与外倒角7对应处设置有内倒角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减振胶垫1为凸形圆台结构,下端为大径圆台14,上端为凸台9,其中心设置有下通孔13,大径圆台14的两个端面边缘处各设置有两阶凸台,分别为一级凸台5和二级凸台6,二级凸台6位于一级凸台5的外部,组合后的上减振胶垫2中心设置的上通孔12与下减振胶垫1上的下通孔13对应,形成通孔,通孔内装置有连接螺杆3,通孔内的连接螺杆3外部套有螺杆轴套4,连接螺杆3完全贯穿通孔,螺杆轴套4贯穿下通孔13,螺杆轴套4顶端距上减振胶垫2的上端面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形成空隙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2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转轴连接钳及其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安全节能环保冶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