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0187.9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菊;冯辽辽;张曦予;赵昱;左奎;程霞;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小豹斑鹅膏 菌丝体 能力 方法 | ||
1.一种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将经过固体培养诱导并扩繁的菌丝体,转入液体培养,在液体培养阶段,培养基中同时加入复合氨基酸及微量的子实体干粉,培养25~28天,菌丝产生的α-鹅膏毒肽总量为2330~3015μg/g.干重,为固体培养时的5.5~7.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菌丝体的诱导及扩繁方法如下:在云南武定狮子山,采摘生长健状、未完全开伞的幼嫩子实体;取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内部无菌组织块约0.3cm2大小,嵌入诱导培养基,所述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1.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NH4NO3 0.35g/L、KNO3 0.35g/L、维生素B1 0.10mg/L、16.0波美的麦芽汁180ml、琼脂10.00g/L,控制培养基PH值为5.6,在23~24℃下暗培养40~45天,组织块隆起,表面长出团状、稠密的绒毛状白色菌丝;将菌丝在固体扩大培养基中扩繁8~10代,每代培养48~55天后,扩繁的菌丝及培养基中α-鹅膏毒肽总含量平均为420±25μg/g.干重,其所述的扩大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1.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冈叶子粉40~50g/L、16.0波美的麦芽汁180ml、琼脂10.00g/L,控制培养基PH值为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丝体扩大培养方法,其特征为,扩大培养基中,腐熟滇青冈叶子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武定狮子山收集滇青冈叶子,带回实验用地,按4:1~5:1的比例与猪粪拌匀,按叶子重量的0.5~1.0%加入尿素,混匀,加水至叶子湿透,上面覆盖遮阴网,前1个月每隔4~5天揭开遮阴网,里外翻匀,加水湿透,然后再静止发酵2~3个月,其间,看情况10~15天补水一次,90~120天后,将已腐熟的叶子摊开,晒干,粉碎,过80目分样筛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液体培养方法如下:将经过固体平板培养的菌丝体,用直径为6mm的无菌打孔器,无菌条件下切取菌片,转入含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接种6块,置于转速为150r/min、温度为24℃的摇床上培养,其所述的液体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MgSO41.00g/L、CaCl2 1.00g/L、KH2PO4 0.50g/L、腐熟滇青冈叶子粉水提液200~250 ml/L、16.0波美的麦芽汁180ml,控制培养基PH值为5.6,其中,腐熟滇青冈叶子粉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权利要求3中的腐熟滇青冈叶子粉100g,加入800~1000ml蒸馏水,加热煮沸1~1.5hr,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成200~25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复合氨基酸组成为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四种氨基酸的加入量分别为谷氨酸0.40~0.60g/L,甘氨酸1.00~1.20g/L,丙氨酸1.00~1.20g/L,异亮氨酸0.50~0.6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子实体干粉的加入方法如下:将小豹斑鹅膏子实体在50~60℃下烘干,粉碎,过120目分样筛,按0.005~0.008g/L的量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1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