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6936.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洲;胡曙光;聂帅;李叶青;张江;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梯度 吸附 耦合 有机 絮凝 净化 垃圾 渗滤 方法 | ||
1.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垃圾渗滤液通过第一层无机吸附层,第一层无机吸附层以粒径为1~3mm陶粒填充,陶粒级别为300~400级,第一层无机吸附层体积为垃圾渗滤液体积的1~4倍;
2)检测经过步骤1)处理的渗滤液的色度和悬浮物浓度,若渗滤液色度超过600,悬浮物浓度达到1500mg/L以上时,将经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后的渗滤液通入第一层絮凝层;反之则无需将经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后的渗滤液通入第一层絮凝层;
所述第一层絮凝层包括陶粒层和有机絮凝层,陶粒层铺设在有机絮凝层底部,陶粒为900级陶粒,陶粒层厚度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2%~15%;有机絮凝层,层厚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6%~20%;
3)将经过步骤2)的渗滤液通过第二层无机吸附层,第二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陶粒填充,级别为400~500级,第二层无机吸附层厚度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60%~80%;
4)检测经过步骤3)的渗滤液的色度和悬浮物浓度,若渗滤液色度高于300,悬浮物浓度高于800mg/L时,将经第二层无机吸附层后的渗滤液通过第二层絮凝层;反之则无需将经第二层无机吸附层后的渗滤液通入第二层絮凝层;
所述第二层絮凝层包括陶粒层和有机絮凝层,陶粒层铺设在有机絮凝层底部,陶粒为900级陶粒,陶粒层厚度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2%~15%;有机絮凝层厚度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6%~20%;
5)将经过步骤4)的渗滤液通过第3层至N层(N为3~7中的整数,N=3时,则只通过第3层)无机吸附层,得到净化后的垃圾渗滤液,所述第3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5-10mm的陶粒填充,级别为500~600级,第三层无机吸附层厚度为第一层无机吸附层厚度的40%~70%;
6)将垃圾渗滤液在上述步骤1)-5)所设置无机吸附层或者无机吸附层和絮凝层中循环吸附多次,所得到净化后的垃圾渗滤液中COD除去率超过85%,直接排入污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的初始COD含量超过10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4时,所述第4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0~15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5时,所述第4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0~15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所述第5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6时,所述第4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0~15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所述第5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所述第6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700~8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2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7时,所述第4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0~15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所述第5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600~7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30%~50%;所述第6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700~8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20%~40%;第7层无机吸附层采用粒径为15~20mm的800~900级陶粒填充,填充厚度为第一无机吸附层的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梯度吸附耦合有机絮凝净化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循环吸附次数不低于20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9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具有除硫磷功能的钢、铁水聚渣保温覆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