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防熄火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877.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晨伟;杨安志;金吉刚;黄浩;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50 | 分类号: | F16H59/50;F16H6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熄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包括发动机(120)、变速器(140)、第一离合器(150),所述发动机(120)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150)与所述变速器(140)的变速器输入轴(14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离合器(160)和电子控制单元(110);所述第二离合器(160)安装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42)上,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42)分为前段输入轴(L1)和后段输入轴(L2),所述第二离合器(160)安装在所述前段输入轴(L1)和所述后段输入轴(L2)之间;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与所述第二离合器(160)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用于判断所述发动机(120)是否存在熄火风险,所述发动机(120)存在熄火风险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160)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发动机(120)不存在熄火风险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160)处于接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根据所述发动机(120)的转速n和转速变化率 检测所述发动机(120)是否存在熄火风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160)为电磁离合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还包括离合器踏板,所述第一离合器(150)受所述离合器踏板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防熄火装置(100)还包括离合器开关(202),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还同时与所 述离合器开关(202)连接,所述离合器开关(202)用于检测是否有踩下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并发出离合器开关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将离合器开关信号作为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160)重新接合的依据。
6.一种发动机防熄火方法,包括:
将发动机(120)通过第一离合器(150)与变速器(140)的变速器输入轴(142)连接;
将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42)分为前段输入轴(L1)和后段输入轴(L2),在前段输入轴(L1)和后段输入轴(L2)之间安装第二离合器(160);
利用电子控制单元(110)判断发动机(120)是否存在熄火风险,当发动机(120)存在熄火风险时,电子控制单元(110)控制第二离合器(160)处于分离状态,当发动机(120)不存在熄火风险时,电子控制单元(110)控制第二离合器(160)处于接合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根据所述发动机(120)的转速n和转速变化率 检测所述发动机(120)是否存在熄火风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160)为电磁离合器。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离合器踏板来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150)的接合与分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防熄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离合器开关(202),所述离合器开关(202)用于检测是否有踩下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并发出离合器开关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0)将离合器开关信号作为 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160)重新接合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8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