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2603.7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勇;许小颖;徐寅;蒋伟峰;高兢;孔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F02D4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朱海煜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故障诊断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策略,尤其涉及基于缸压传感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油机采用火花点燃混合气,然后进行火焰传播的燃烧方式进行,发动机基本工作在当量混合气的状态下,发动机可能会因为爆震、维护保养出错等问题导致燃烧室漏气的故障状态出现,传统的发动机遇到燃烧室漏气的状况时,依靠发动机控制器往往无法立即诊断得知,如果持续工作往往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甚至导致发动机的损坏。
新型的均质压燃发动机等由于需要对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更精确的控制,需要增加缸压传感器以实现对缸内燃烧过程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出基于缸压传感器对发动机燃烧室或者活塞环漏气的故障诊断。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缸压传感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其包括:
记录发动机在工作循环内的进气压力和上止点的气缸压力;
将所述气缸压力除以所述进气压力得到第一压力比;以及
将所述第一压力和发动机的压缩比进行比较,如果第一压力和与所述发动机压缩比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的D%,则判断发动机的相应气缸存在燃烧室漏气的状态,否则,判断发动机的相应气缸不存在燃烧室漏气的状态。
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其中,还包括:判断点火角和上止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如果点火角一直发生在上止点之前,则将点火角推迟到上止点之后,然后再进行所述记录步骤。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中,还包括:如果点火角一直发生在上止点之前,在将点火角推迟到上止点之后的同时修改发动机的喷油控制和/或节气门控制以使发动机转矩输出维持不变。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中,优选地,8%≤D%≤10%。
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保持发动机的稳定工况。
优选地,在所述记录步骤中,使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进气压力平均值作为所述进气压力。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为混合气的绝热指数k所对应的压缩比。
其中,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绝热指数k可以为1.4。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缸压传感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其包括:
压力记录部件,其记录发动机在工作循环内的进气压力和上止点的气缸压力;
第一压力比计算部件,其将所述气缸压力除以所述进气压力得到第一压力比;以及
故障判断部件,其将所述第一压力和发动机的压缩比进行比较,如果第一压力和与所述发动机压缩比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的D%,则判断发动机的相应气缸存在燃烧室漏气的状态,否则,判断发动机的相应气缸不存在燃烧室漏气的状态。
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还包括:
点火角判断和调节部件,其判断点火角和上止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如果点火角一直发生在上止点之前,则将点火角推迟到上止点之后。
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件,其用于修改发动机的喷油控制和/或节气门控制以使发动机转矩输出维持不变。
优选地,8%≤D%≤1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及时并准确地诊断发动机的燃烧室漏气相关故障,提高了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全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缸压传感器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材料和容器以及制造容器的方法
- 下一篇:硬膜外导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