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557.2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林邦彦;菅本周作;长谷川吉男;畑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16K11/07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有:
壳体部,所述壳体部设置有多个通路,所述多个通路构成为具有使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入的入口侧通路和使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出的出口侧通路至少各一个;
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中的所述多个通路各自开口的中间部,并且,通过旋转动作来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经由所述多个通路的流通;
密封功能部,所述密封功能部能够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与所述转子之间;以及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相应于所述转子的相位控制,对于所述多个通路中的至少所述入口侧通路的开口部以能够抵接的方式对所述密封功能部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配备有泵,所述泵压送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
所述多个通路构成为具有:第一通路组,所述第一通路组构成为具有能够使从所述泵流向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通的通路;以及,第二通路组,所述第二通路组构成为具有能够使从所述发动机流向所述泵的冷却水流通的通路,并且,所述第一通路组及所述第二通路组设置在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轴线的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
所述密封功能部还配备有推压部,所述推压部在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轴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通路组及所述第二通路组之间被推压到所述转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的结构为,在沿着旋转中心的轴线观察的情况下,旋转中心设置于到所述多个通路的在所述中间部开口的各个开口部的距离在这些距离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相互不同的位置,
所述弹性构件对于多个通路的各个开口部,对所述转子的每个不同的相位分别单独地偏压所述密封功能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构件对于所述多个通路中的规定的通路的开口部偏压所述密封功能部的状态下,在所述密封功能部与所述规定的通路的开口部之间设置间隙。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配备有多个旋转体,在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轴线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配置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四周。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通路的开口部具有与所述密封功能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地形成的密封面,该至少任意一个通路的开口部在所述转子被控制在对应的相位的状态下与所述密封功能部的外表面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5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压驱动装置
- 下一篇:使用金属硅化物提高原油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