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的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401.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杰;黄建华;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路车 发动机 风机 连接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扫路车作为环卫设备之一,是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扫路车清扫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机的选型,风机型号越大,吸力越大,清扫效果越好。风机风量越大,需要选择的发动机动力也就越大,如何合理选择风机与发动机的型号,以及如何最优匹配风机与发动机,必须对风机的输入转矩/转速以及发动机的输出转矩/转速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在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之间添加转矩/转速输出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发动机与风机通过传动轴总成连接,传动轴总成由一长传动轴、壳体轴承支撑与端盖组成,但不能实时监测发动机与风机传输扭矩/转速,为了监测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之间的传输扭矩/转速,通常需要安装扭矩/转速传感器,由于扫路车所涉及的零部件繁多,布局紧凑,在发动机与风机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扭矩/转速传感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的传动系统,解决发动机与风机之间传输扭矩/转速实时监测的问题,为风机和发动机的选型以及发动机之间的合理匹配提供数据依据,省去了联轴器,降低同轴度要求,拆装方便,安装空间小,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的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轴总成、离心式离合器、皮带传动、风机。传动轴总成由长传动轴、前端盖、电气盖、信号处理板、接线端子、电磁感应头Ⅰ、电磁感应头Ⅱ、齿轮Ⅰ、齿轮Ⅱ、双支撑轴承、壳体和后端盖组成。传动轴总成的长传动轴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轴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总成的前端盖与发动机的壳体法兰连接,电气盖通过螺丝安装在传动轴总成的壳体上方,信号处理板和接线端子固定安装在电气盖内,双支撑轴承固定安装在长传动轴两侧,壳体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后端盖与壳体螺钉连接,传动轴总成的长传动轴的输出端与离心式离合器相连接,离心式离合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风机,传动轴总成的齿轮Ⅰ和齿轮Ⅱ安装在长传动轴的两端,电磁感应头Ⅰ和电磁感应头Ⅱ分别对应齿轮Ⅰ和齿轮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发动机与风机之间传输扭矩/转速实时监测的问题,为风机和发动机的选型以及发动机之间的合理匹配提供数据依据,将扭矩/转速感应设备与传动轴总成做在一起,省去了联轴器,降低同轴度要求,减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方便了设备的拆装,两端采用双支撑轴承结构,有效增强了折弯力矩对传动轴的影响,减小了整个传动轴总成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发动机,2、传动轴总成,3、离心式离合器,4、皮带传动,5、风机,6、长传动轴,7、前端盖,8、电气盖,9、信号处理板,10、接线端子,11、电磁感应头Ⅰ,12、电磁感应头Ⅱ,13、齿轮Ⅰ,14、齿轮Ⅱ,15、双支撑轴承,16、壳体,17、后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扫路车发动机与风机连接的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离心式离合器3、皮带传动4、风机5,传动轴总成2是由长传动轴6、前端盖7、电气盖8、信号处理板9、接线端子10、电磁感应头Ⅰ11、电磁感应头Ⅱ12、齿轮Ⅰ13、齿轮Ⅱ14、双支撑轴承15、壳体16和后端盖17组成的,传动轴总成2的长传动轴6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的轴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总成2的前端盖7与发动机1的壳体法兰连接,电气盖8通过螺丝安装在传动轴总成的壳体上方,信号处理板9和接线端子10固定安装在电气盖8内,双支撑轴承15固定安装在长传动轴6两侧,壳体16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后端盖17与传动轴总成2的壳体16螺钉连接,传动轴总成2的长传动轴6的输出端与离心式离合器3相连接,离心式离合器3通过皮带传动4连接风机5,离心式离合器3外套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4带动风机5运转。传动轴总成2的齿轮Ⅰ13和齿轮Ⅱ14安装在长传动轴6的两端,电磁感应头Ⅰ11和电磁感应头Ⅱ12分别对应齿轮Ⅰ13和齿轮Ⅱ14。这样电磁感应头Ⅰ11和电磁感应头Ⅱ12能感应出两个与长传动轴非接触的交流信号,由于长传动轴6的扭曲变形量,此两路信号存在相位差,经过信号处理板9将此相位差转变为与扭矩大小成比例关系的标准信号,电磁感应头Ⅰ11和电磁感应头Ⅱ12同时又能记录一个周期内齿轮Ⅰ13和齿轮Ⅱ14的齿数,经过信号处理板9换算出相应的转速,实现转矩与转速输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大载流量的海底电缆
- 下一篇:排污泵用加强芯充油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