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6002.5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良;张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良;张国富 |
主分类号: | F01P11/12 | 分类号: | F01P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水箱 防尘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水箱空气滤清器防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水稻时,特别是在夏季,发动机水箱经常发生“开锅”,使收割机无法工作,造成发动机水箱“开锅”的原因是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水稻或其它农作物时,尘埃、秸秆、残叶和碎片等杂物被吸入散热器缝隙内,造成发动机机水箱的散热片堵塞,影响散热效果。尤其是在收割繁忙季节,为防止发动机水箱“开锅”,每隔20~30分钟就得给发动机水箱加一次水;同时要对水箱散热片上的尘埃、秸秆、残叶和碎片等杂物进行清扫,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很难清扫干净。水箱内的水频繁开锅,极易造成部件的老化、损坏,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影响收割进度。
专利号为92229078.4公开了一种《收割作业用发动机水箱导流防尘装置》,该专利是在发动机水箱前端安装了一个导流防尘装置,该装置是由导流口和壳体组成,壳体除导流口外,其余是封闭的,在壳体的上端部或两侧上端开有上导流口,在上导流口处最少安装一层透气防尘网罩,壳体后面正对水箱处开有后导流口,空气由上导流口进入壳体内,干净后的空气通过导流口流向水箱散热片被风抽走。该专利虽然对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防尘效果不理想,一是防尘网孔影响防尘效果,造成水箱不能很好的散热;二是将发动机水箱装在防尘网内造成体积庞大,安装维修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装置,该装置对发动机水箱不但除尘、降温效果好,而且省水,在进行连续收割作业时,水温始终保持在80℃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装置,包括水箱、螺孔、螺栓、电机、散热片、加水口、防尘罩、进气口、空气滤清器、阀门;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的水箱前面安装空气滤清防尘罩,该空气滤清防尘罩与发动机水箱壳体(周边)尺寸一致,空气滤清防尘罩的中部设为圆形或方形孔,在空气滤清防尘罩的边缘设有第二螺孔,空气滤清防尘罩边缘的第二螺孔与发动机水箱壳体边缘第一螺孔相对应,分别用第一螺栓将空气滤清防尘罩安装紧固在发动机水箱壳体上;在空气滤清防尘罩内横向或纵向焊接有两根扁金属杆组成支架,用第二螺栓将带风扇的电机安装固定在空气滤清防尘罩内支架的中间。空气滤清防尘罩一侧壳体上设的进气管孔与输气管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滤清器底端管孔相连接,输气管上设有阀门;空气滤清器的筒壁上设有气孔,空气滤清器的上下两端设为圆弧端面,输气管内设有阀门;用第三螺栓将空气滤清器安装固定在发动机的机架上。
所述输气管的管孔内设有阀门,圆阀门挡片装在阀门轴上,阀门轴的两端装在输气管上的阀门轴孔内;输气管一侧的阀门轴孔上焊接有圆金属盘,圆金属盘的一侧盘边沿处设有孔;用螺母将旋扭手柄安装固定在阀门轴的一端轴头上,旋扭手柄上设的孔内装有弹簧和销柱,旋扭手柄上的孔内装的销柱一端头与输气管一侧圆金属盘上孔结合在一起,将输气管孔内的阀门锁定需要打开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当发动机进行收割作业时,该发动机水箱防尘降温装置上的空气滤清器,将灰尘、秸秆、残叶和碎片等杂物阻挡在空气滤清器的外壁后,并沿着空气滤清器外壁坠落到地面,少量灰尘进入空气滤清器后被防尘罩内的风扇从水箱散热孔顺畅排出,保证了水箱清洁干净。该装置对发动机水箱不但除尘、降温效果好,而且连续收割作业,水箱散热片不堵塞,水温始终保持在80℃以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箱和防尘降温装置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降温装置侧视图。
图4是输气管中A处阀门放大图。
在图中1、水箱,2、第一螺孔,2′第二螺孔,3、水箱风扇,4、散热片,5、加水口,6、防尘罩,7、进气孔,8、输气管,9、空气滤清器(圆筒形),10、气孔,11、圆弧面,12、空气滤清器风扇,13、电机,14、支架,15出水口,16、发动机,17、阀门,18、手柄,19、第一螺栓,20、第二螺栓,21、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良;张国富,未经赵德良;张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
- 下一篇:前支式电控硅油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