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3989.4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第伦索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8 | 分类号: | F01L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减压阀 | ||
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包括:阀体(1),与阀体(1)连接的气体入口(11)和气体出口(12),阀体(1)内包括:
一级隔层(13)和二级隔层(14),将阀体(1)的内腔分割为一级腔、二级腔和三级腔,所述一级隔层(13)上设置有连通一级腔与二级腔的第一气体通道(51);所述二级隔层(14)上设置有连通二级腔与三级腔的第二气体通道(52);
位于一级腔内的一级弹性膜片(23),将一级腔分为一级气体腔(21)和一级调压腔(22);
位于二级腔内的二级弹性膜片(33),将二级腔分为二级气体腔(31)和二级调压腔(32);
位于三级腔内的三级弹性膜片,将三级腔分为三级气体腔(41)和三级调压腔(42);
所述二级调压腔(32)和三级调压腔(42)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所述二级调压腔(32)和所述三级调压腔(42)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管路和二级管路管头;所述二级管路贯穿二级调压腔(32)的侧壁通过二级管路管头与连通管相连通;
还包括三级管路和三级管路管头;所述三级管路贯穿三级调压腔(42)的底壁通过三级管路管头与连通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一级气体腔(21)中的进气阀芯,以及推动进气阀芯并控制与气体入口连通的进气口通断的第一连杆机构;位于二级气体腔(31)中的用于控制第一 气体通道(51)通断的第二连杆机构;位于三级气体腔(41)中的用于控制第二气体通道(52)通断的第三连杆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分为与一级弹性膜片(23)连接的第一主动杆(231)和被第一主动杆(231)带动一端运动的第一从动杆(232),第一从动杆(23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一级气体腔(21)内壁上的第一固定轴(234)转动连接,用于顶开进气阀芯(233),控制所述进气口(111)的通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分为与二级弹性膜片(33)连接的第二主动杆(331)和被第二主动杆(331)带动一端运动的第二从动杆(332),第二从动杆(332)与设置于所述二级气体腔(31)内壁上的第二固定轴(334)转动连接,第二从动杆(3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阀盖(333),用于控制第一气体通道(51)的通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机构分为与三级弹性膜片(43)连接的第三主动杆(431)和被第三主动杆(431)带动一端运动的第三从动杆(432),第三从动杆(432)与设置于所述三级气体腔(41)内壁上的第三固定轴(434)转动连接,第三从动杆(4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阀盖(433),用于控制第二气体通道(52)的通断。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在一级调压腔(22)中并对一级弹性膜片(23)施加压力的一级弹性件;位于二级调压腔(32)中并对二级弹性膜片(33)施加压力的二级弹性件;
所述一级弹性件为一级调压弹簧(221),所述二级弹性件为二级调压弹簧(321)。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侧壁上设置有怠速调节螺钉(7),一端穿入所述三级气体腔(41),并与第三从动杆(432)上的转动臂(4321)弹性顶接,用于推动第三从动杆(432)绕第三固定轴(434)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阀体(1)外的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二气体通道的电磁阀(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第伦索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第伦索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9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