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所用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423.2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程铁仕;徐富城;潘洪玉;王伟;杨正玉;王桢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8 | 分类号: | F16C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所用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所用曲轴。
背景技术
曲轴作为发动机功率输出的主轴,承担着将发动机的总扭矩传给飞轮输出,其承受着缸内压力、往复运动的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引起的周期性变化的弯曲和扭转负荷,由于曲轴尺寸较大,材料昂贵,加工精密,成本较高,可靠性也至关重要,因此曲轴的强度和刚度直接影响到发动机整机的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现有的风冷发动机所用曲轴结构较为简单,达不到曲轴所需要的内柔外刚的特性,在使用中极易造成断裂,主要体现在连杆颈圆角处容易产生断裂,严重影响到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曲轴强度和刚度、防止断裂的发动机所用曲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所用曲轴,适用于7~9Kw风冷发动机,具有一体结构的输入轴、输出轴、连杆颈、位于连杆颈两侧的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所述连杆颈的直径为40或42±2mm,输入轴近左曲柄臂处的主轴颈直径、输出轴近右曲柄臂处的主轴颈直径均为50±5mm,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的宽度均为68±5mm,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的厚度均为28±2mm,连杆颈中心与主轴颈中心之间的曲拐半径距离为36或37.5±5mm。
优选地,所述连杆颈的直径与所述主轴颈的直径之比均为1:1.6~1.7。
为有效防止过渡处产生断裂现象,所述左曲柄臂与连杆颈外侧圆角过渡连接,过渡圆角为3±0.5mm;右曲柄臂与连杆颈外侧圆角过渡连接,过渡圆角为4.5±0.5mm。
为提高强度,所述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的外侧分别具有三角筋。
所述连杆颈内侧与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的相交处分别设有曲面圆角形的卸载槽,用以分散连杆颈圆角处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粗主轴颈直径、加厚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的宽度,直接增加了曲轴重叠度,连杆颈直径与曲柄臂宽度最佳之比控制在1:1.6~1.7之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曲轴的强度和刚性,防止了曲轴断裂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输入轴2.输出轴3.连杆颈4.左曲柄臂5.右曲柄臂6.三角筋7.卸载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所用曲轴,适用于7~9Kw风冷发动机,具有一体结构的输入轴1、输出轴2、连杆颈3、位于连杆颈3两侧的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
所述输入轴1近左曲柄臂4处的主轴颈直径D、输出轴2近右曲柄臂5处的主轴颈直径D均为50mm,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宽度B均为68mm,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厚度M均为28mm,以此加粗曲柄主轴颈直径D,加大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宽度B和厚度M,增加曲柄的重叠度,连杆颈3的直径d为40mm或者42mm,保证连杆颈3直径d与左、右曲柄臂4、5的宽度B最佳之比为1:1.6~1.7之间,由此综合性地提高了曲轴强度和刚度,连杆颈3中心与主轴颈中心之间的曲拐半径距离L为36或37.5mm。
所述左曲柄臂4与连杆颈3外侧圆角过渡连接,过渡圆角R1为3mm;右曲柄臂5与连杆颈3外侧圆角过渡连接,过渡圆角R2为4.5mm,由于右曲柄臂5一侧安装有外接设备,承受更多的外力,因此通过加大右曲柄臂5与连杆颈3外侧之间的过渡圆角R2,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右曲柄臂5与连杆颈3之间产生开裂现象。
同时在所述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外侧分别具有三角筋6,可以更好地提高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刚度,有利于曲轴整体强度的提高。
所述连杆颈3内侧与左曲柄臂4和右曲柄臂5的相交处分别设有曲面圆角形的卸载槽7,该卸载槽7可以将连杆颈3所受圆角应力转移到左、右曲柄臂4、5以及曲轴其他部位,用以分散连杆颈3圆角处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