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及基于该工具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8322.7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王宋军;李慧军;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G01B5/28;G01B5/18;G01B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检测工具 基于 工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其特征是包括测量棒(1)和角度块(2),测量棒(1)与角度块(2)间为可拆卸式活动连接,测量棒(1)包括斜孔通端检测段(3)和斜孔止端检测段(4),斜孔通端检测段(3)和斜孔止端检测段(4)的直径分别与发动机冷却斜孔孔径的加工上限制和加工下限值相等,角度块(2)上设有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6),测量棒(1)与角度块(2)连接后第一斜面(5)及第二斜面(6)与测量棒(1)的夹角分别与发动机的两个冷却斜孔在缸体上的倾角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其特征是斜孔通端检测段(3)和斜孔止端检测段(4)之间设有直径膨大的凸起段(7),凸起段(7)与斜孔通端检测段(3)和斜孔止端检测段(4)分别固连,角度块(2)上设有互相平行的首端面(8)和尾端面(9),测量棒(1)与角度块(2)连接后,首端面(8)和尾端面(9)分别邻近斜孔通端检测段(3)和斜孔止端检测段(4),角度块(2)上还设有贯通首端面(8)和尾端面(9)的测量棒穿连孔(10),测量棒穿连孔(10)在尾端面(9)上的孔口处设有内径扩大的螺纹孔,凸起段(7)靠斜孔通端检测段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纹,测量棒(1)与角度块(2)连接时斜孔通端检测段(3)贯穿测量棒穿连孔(10),凸起段(7)与角度块(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其特征是角度块(2)设有六个侧面,角度块(2)上与尾端面(9)相邻的两个面也互相平行,与角度块(2)厚度方向垂直的角度块剖面呈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其特征是凸起段(7)上设有周向均布的微调刻度线,以及轴向均布且平行的的粗调刻度环线,角度块(2)中央设有微调读数基准线。
5.一种基于上述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测量棒(1)及角度块(2)组装连接成一整体;
B.将被测发动机缸体水平放置,测量棒(1)的斜孔通端检测段(3)轻轻伸入发动机缸体的任一斜孔内,同时将角度块(2)上与该斜孔对应的斜面转向发动机缸体,在测量棒(1)伸入斜孔的过程中检测斜孔孔径下限并检测斜孔内壁粗糙度,测量棒(1)触底后观察该斜面是否与发动机缸体平面贴合,同时测量斜孔的深度;
C.将测量棒(1)伸入发动机缸体的另一斜孔内,同时翻转角度块(2)使另一斜面贴向发动机缸体,在测量棒(1)伸入斜孔的过程中检测斜孔孔径下限并检测斜孔内壁粗糙度,测量棒(1)触底后观察该斜面是与缸体平面贴合,同时测量斜孔的深度;
D.倒转测量棒(1),将斜孔止端检测段(4)分别插入各斜孔检测斜孔孔径上限;
E.检测完毕后,拆解本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并收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及步骤C中,测量斜孔深度的方法为:调节凸起段(7)与角度块(2)的旋合长度,使得角度块(2)的斜面与发动机缸体平面保持抵紧的同时测量棒(1)触底,观察此时凸起段(7)上哪条粗调刻度线与尾端面(9)上的螺纹孔的边缘对齐,以及哪条微调刻度线与角度块(2)中央的微调读数基准线刻度对齐,读出刻度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B及步骤C中,检测斜孔内壁粗糙度的方法为:观察本发动机冷却斜孔检测工具是否可沿斜孔自由滑下直至触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3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