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35471.4 | 申请日: | 2012-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杰 |
| 主分类号: | F02B75/28 | 分类号: | F02B75/28;F02B75/32;F02B75/18;F02F1/22;F02F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结构 内燃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属于发动机制造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整车运行效率低于10%,多数发动机效率低于15%,提高效率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发动机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缸体散热导致的。汽缸的散热体主要包括缸盖、侧壁和活塞。由于气体分子冲击活塞而失去的动能有相当比例转化成有用功,因此散热相对较小,尤其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效率后,活塞散热可进一步降低。虽然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汽缸侧壁的最大面积几乎为活塞面积的4倍,但不是散热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散热最大时汽缸的体积还很小,侧壁所占的面积比也小,而当汽缸膨胀后,缸内温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而且由于气体密度的降低,散热也变得相对小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汽缸侧壁散掉的热量,有相当的比例是低温废热。与侧壁相比,缸盖的散热情况则是非常严重,比活塞和侧壁散热都多,而且主要是高温时散掉的有用热量。
降低气缸盖上热量耗散的最好办法是让燃烧腔不接触气缸盖,这是本发明的核心点。去除缸盖散热后,发动机效率至少可以提高30%。
发明内容
对向活塞结构的内燃发动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汽缸中对称设置两个活塞(111、121)(311、321)。工作过程中,两个活塞朝相反方向运动。进气门(11)(31)、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13)(33)、排气门座(14)(34)、汽油机的火花塞等设置在汽缸侧壁(10)(30)的中间位置上。
动力输出采用双曲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相反方向运动的活塞(111、121)通过连杆(112、122)连接到各自的曲轴(113、123)上。两个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并通过各自设置的齿轮(211、221)共同驱动减速齿轮(20)输出动力。
动力输出也可采用单曲轴结构,如图3所示。连杆由两部分构成,包括与活塞(311、321)固定连接的弯曲的平动连杆(312、322)和与曲轴(35)活动连接的扭动连杆(313、323),平动连杆和扭动连杆之间通过转轴(314、324)连接。工作中,两个活塞对称朝相反方向运动,带动曲轴顺着一个方向旋转。设置汽缸端盖(315、325),平动连杆从中穿过,端盖上设置机油进口(316、326)和机油排口(317、327)。端盖的功能主要是稳定平动连杆的运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进气门座(12)(32)、排气门座(14)(34)等对应的位置上,活塞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118、128)(318、328),使得进气和压缩冲程结束时,气门座与活塞内端面不相互影响。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所述的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可采用双活塞结构,对于单曲轴输出结构,如图5所示。内活塞(511、521)和外活塞(512、522)由储能弹簧(513、523)进行连接,其中与弯曲的平动连杆(514、524)固定连接的外活塞(512、5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511、521)。扭动连杆(515、525)与平动连杆(514、524)和曲轴(50)之间活动连接。关于储能弹簧的功能,在另一专利(2112101140359)中有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515、525),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对向活塞中的每个活塞都采用双活塞结构,并且采用双曲轴输出时,如图6所示。内活塞(611、621)和外活塞(612、622)由储能弹簧(613、623)进行连接,其中外活塞(612、622)采用非密封结构,便于弹簧和内外活塞之间的固定安装,减轻重量,并且让润滑油顺利通过,润滑与燃烧腔相邻的内活塞(611、621)。连杆(614、624)与曲轴(615、625)和外活塞(612、622)之间活动连接。
在进气门座、排气门座等对应的位置上,内活塞的内端面上设置缺口空间(618、628),使得排气行程结束后,两个内活塞的内端面能够相接,消除汽缸排气时的死空间。如果气门座设置在汽缸侧壁中,则不必设置该缺口空间。
对于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弹簧的长度和弹力设置使得排气冲程结束时,两个内活塞刚好相接触,弹簧处于自然不受力状态,或者当两个内活塞相接时,弹簧上有一定的压应力。
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可以组合成多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杰,未经李德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可挤出型膏体香薰蜡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包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