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815.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易超;蔡操平;孟锐;郭文洋;钱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蓄水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含散热器、电动风风扇、节温器、温度传感器、蓄水瓶等零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吸收并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运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系统内的冷却液温度会升高,进而膨胀,使流过气缸套的冷却液蒸发,产生的蒸汽对系统进行冷却,特别是散热器承受相当高的压力时,如不能很好的释压,将会对散热器造成损害;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就会下降,体积减小,系统内压力就会低于大气压。为此,需要在冷却系统中设置蓄水瓶总成,用来调节系统的压力、储存和补偿发动机冷却液。蓄水瓶的具体工作过程是:当冷却系统内部压力高于设定值或者真空度低于设定值时,蓄水瓶瓶盖内部相应的阀门就会打开,以调节系统压力,使系统维持在适宜的压力下。发动机和散热器的溢气管分别与蓄水瓶上的溢气口相连,使处于高压状态的冷却系统内溢出的液体和气体经溢气管回到蓄水瓶内,消除冷却液内部不利于散热的气泡。蓄水瓶底部有出水口,冷却液经由出水管连接到发动机水泵前。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时,部分冷却液流入蓄水瓶;当冷却液温度降低或由于被消耗减少时,部分冷却液又输入到冷却系统中起到储存和补偿冷却液的作用。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如图3所示,真空阀12和降压阀13并排设置在瓶盖体内,该蓄水瓶瓶盖存在以下弊端:
1、排气和吸气单独设立,由于受蓄水瓶瓶盖体积影响,其阀体体积相对较小,导致其阀体控制精度要求过高,且压力控制不稳定,使阀门不能准确及时控制瓶内的压力;
2、由于阀体体积偏小,导致瓶盖内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
3、由于阀体体积偏小,导致系统内部出现真空或者压力过大时,不能及时的通过阀体平衡系统内部压力,使整车长时间处于“不舒适”状态,将缩短整车“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当系统内部出现真空或者压力过大时,通过阀体能及时平衡系统内部压力,确保发动机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运行。
本发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蓄水瓶瓶盖,包括作为一个整体的外盖和盖塞,外盖与瓶口外侧壁连接, 盖塞与瓶口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盖塞中心具有向下与瓶体相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排气阀弹簧、排气阀、进气阀和进气阀弹簧,所述外盖开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将所述阶梯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阶梯孔由从上到下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依次分为至少三级,孔内径从上到下递减,所述排气阀弹簧的上端与外盖顶面内侧接触,其下端支撑在排气阀上,所述排气阀的下端面在排气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台阶接触配合,所述进气阀弹簧的上端与进气阀接触,其下端支撑在第三台阶上,进气阀在进气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端面与排气阀下端面接触配合,下端面与第二台阶接触配合;
所述排气阀上开有第二通气孔,在排气阀和进气阀不接触时,连通第一级阶梯孔与第二级阶梯孔。
所述进气阀的上端设有直径小于该第二通气孔直径的行程梢,该行程梢插入第二通气孔内。
所述第二台阶上开有进气槽,该进气槽将第二台阶孔和瓶体连通。
所述外盖顶面内侧开有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一弹簧槽,所述排气阀的下端设有第四台阶,所述排气阀弹簧的上端位于第一弹簧槽内,其下端支撑在排气阀的第四台阶上。避免排气阀弹簧在工作过程中错位脱落。
所述第三台阶上开有第二弹簧槽,所述进气阀上端设有第五台阶,所述进气阀弹簧的上端与进气阀的第五台阶接触,其下端支撑在第二弹簧槽内。避免排气阀弹簧在工作过程中错位脱落。
所述盖塞的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使外盖盖塞的外侧与瓶口外侧间隙均匀,能够保证密封圈压缩、受力均匀,同时能够避免由于拧紧力的大小而导致密封圈受损,保证了密封效果,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所述盖塞的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使外盖盖塞的外侧与瓶口外侧间隙均匀,能够保证密封圈压缩、受力均匀,同时能够避免由于拧紧力的大小而导致密封圈受损,保证了密封效果,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所述盖塞的外侧面上开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使外盖盖塞的外侧与瓶口外侧间隙均匀,能够保证密封圈压缩、受力均匀,同时能够避免由于拧紧力的大小而导致密封圈受损,保证了密封效果,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